北京商业贷款利息 (北京地区银行经营贷利率和“门槛”同时下调 年化利率低至3%左右)
近日,央行再次强调金融机构精准发力,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事实上,今年以来,随着LPR降低以及一系列监管政策落地,多家银行加大了对中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力度,采取多项措施减费让利。
不少业内专家表示,今年以来,银行在小微企业纾困方面的举措不断加码,但在疫情等因素影响下,目前部分小微企业对于贷款的有效需求不足。下半年,银行仍需持续发力信贷增量供给,同时借助金融科技进一步提升小微金融的服务质效。
北京地区多家银行
下调经营贷利率
近年来,国家在金融层面注重对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帮扶,支持发展包括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等的普惠贷款业务。近期,一系列金融纾困政策渐次落地。例如,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二季度例会提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精准发力,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除了对贷款利率进行下调外,银行也逐渐降低经营贷准入门槛。以某股份制银行为例,据该行个贷经理介绍,相较于此前,目前申请经营性贷款不仅取消了公司股东入股时间的限制,同时对企业设立时间的要求也进行了缩短。
今年以来,监管层频频下发政策,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下调中长期贷款的利率,降低资金成本以促进企业信贷资金的需求,支持企业生产经营。
小微企业
有效信贷需求仍不足
招商银行行长王良6月29日在该行股东大会上表示,今年以来,由于信贷有效需求不足,各家银行为了加大信贷投放,都采取了“降价保量”的策略,进一步加剧了利率下行的态势。
展望下半年,银行如何持续发力信贷增量供给,确保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实现?薛洪言认为,获客难的另一面是风控能力有限,难以在有效风控的前提下推动贷款业务下沉,因此,量增的重点是在贷款结构优化和业务下沉上多做文章。如在贷款结构上,积极优化风控模型提高信用贷款占比,扩大贷款业务边界;在客户结构上,继续提升对新市民、个体工商户等弱资信群体的支持力度;在区域结构上,适当加大对疫情影响严重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倾斜力度;在业务流程上,针对当前企业普遍经营压力较大的情况,在还款安排、续贷及时性等方面给予企业更多关照等。
“在稳增长的逆周期调节环境下,小微贷款的增速可能在短期内会有明显的增长。”薛洪言表示,扩量之后短期内带来新的风控挑战,促使银行风控能力逐步提升,而银行风控能力的提升,又为贷款规模的新一轮扩张提供支撑,如此实现风控和扩量之间的动态平衡。
苏筱芮建议,支持小微企业的工作落实到位,首先是科技助力,当前,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兴未艾,可以探索通过科技驱动的方式来破题融资难、融资贵:一是通过自动化建模、智能审核等方式提升小微金融的效率,以此节约融资成本;二是通过清单式管理、白名单等机制,深度挖掘小微金融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小微金融的服务质效。其次是信用助力,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环境持续完善,信用建设对实体经济的正向赋能作用不断凸显,以持牌金融机构、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主体持续深耕小微企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