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姥爷姥姥家的家事(二十五)
元元再一次离开了狗姥姥,来到了二姑夫介绍的老张家打零工。
在集上二姑夫看到老张忙生意,不方便详谈和介绍元元去他家打零工的事,只能和老张说,收摊后来我家聚聚。
傍晚时分,忙完生意的老张提着酒肉来到二姑家,一阵寒暄过后,二姑麻利的把酒菜摆上桌,推杯换盏间二姑夫指着元元直奔主题,说明了元元的情况,老张看到元元虽然瘦巴巴的,但是一看就是个聪明机灵的孩子,当时就答应让元元去他家肉摊打零工,管吃管住,一月40元钱。
二姑夫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威望很高,他对老张说:丑话说在前头,孩子还小,如果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要和孩子明说,不能虐待孩子。老张一一答应二姑夫的要求,就这样元元留在了老张家。
元元去了老张家后,狗姥姥哪里都不想去了,是死是活任由舅舅折腾吧,家里的桌子椅子基本让他砸干净了,夏天用不到的被子,他扔到院子里,接着点上火烧了,屋里的东西让他败的干干净净。
舅舅整天不着家,不知道谁给他出的主意,七大姑八大姨家挨家串门,多年不来往的亲戚他也打听着去了,去了人家他还有模有样的帮人家干活,也就是三分钟热度,目的就是蹭饭吃,一家待个三四天再去另一家,毕竟是亲戚,又不好意思撵他走。
狗姥姥由我妈妈和小姨轮流送饭,每人一个星期,二姨三姨离得远,也就随自己的心来看看,狗姥姥的身体大不如以前,饭量越来越差。
狗姥姥孤独凄凉的死在了院子里,走完了她嚣张跋扈又悲苦的一生,
妈妈感觉狗姥姥情况不怎么好,要是临到小姨送饭的日子,妈妈担心小姨送饭不及时,都要特意叮嘱她常过去看看,担心狗姥姥有什么意外。
没有责任心的人,叮嘱也白搭,在临到小姨送饭的第三天,妈妈包了一点平时狗姥姥爱吃的水饺,切了半块西瓜,推开大门时,发现狗姥姥躺在院子里,妈妈赶紧过去想把她扶起来,发现狗姥姥身体早就僵硬了,什么时候去世的都不知道。
强势了一辈子的狗姥姥凄凉的走完了她的一生。
无法解释世间是否真得有善恶轮回,反复寻味,夕暮浮现。
狗姥姥去世了,他唯一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也找不到他到底去了谁家。主持丧事的人急得团团转,一直找不到舅舅,出殡时间到了,没办法,只能由元元代替舅舅披麻戴孝,为狗姥姥摔盆指路。
哎!反复寻味,也许善恶真有轮回,人间沧桑浮现,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皆有宿命。不得不让人想到狗姥姥的过往。
当年猫姥姥去世,出殡的时候,因为她无儿无女,主持丧事的人和狗姥姥商量,让舅舅按当地风俗给猫姥姥披麻戴孝,摔盆指路,狗姥姥死活不答应,在僵持不下的时候,妈妈主动要求由她替猫姥姥摔盆指路。
办完狗姥姥丧事,元元回到了老张家。
老张基本上每天都要在附近集市上流动出摊,他出售的猪肉有两个渠道:一是去肉联厂批发回来卖,挣差价,二是自己买生猪自己屠宰卖肉。元元去了后,负责整理猪下水等等杂活。
元元年龄虽小,但是非常勤快,人又机灵,不怕苦,不怕累,眼里有活,平时不用老张指使,他就自觉的找活干,而且干得漂漂亮亮。
人心换人心,老张两口子也非常喜欢他,把元元当一家人看待。不明真相的人看到,还认为他们就是一家人呢。
每天老张卖完肉回来,晚上都要喝点酒,有时候看着元元却欲言又止。酒过半巡,老张对元元说:给我当干儿子吧。元元也不知道干儿子是啥意思,懵里懵懂的点了点头。
元元在老张家干了第个四年头后,食品安全监督局发布了《生猪定点屠宰条例》:不允许个人私自屠宰生猪,老张家的生意变得不如以往,肉铺里的事情就没有这么多了。
元元感觉自己没事干了,不好意思待在张家白吃闲饭,也就回到了我们家。
随着九十年代浩浩荡荡的农民工进城打工的浪潮袭来,我们村里的一群年轻人也跃跃欲试,成群结队背着被褥,告别父母走进繁华的大都市,元元也跟着他们一起来到了青岛。
十五岁的元元跟着同乡先是在建筑工地干小工,每天推砖、搅拌水泥。到了晚上累的浑身酸疼,如同散了架,工地老板还以他年龄小为由,经常克扣他的工资,一个工地结束再去下一个工地。
因为他年龄小,繁重的劳动让他越来越吃不消,后来又找到了一个给人张贴广告的工作,挣得钱也是少之又少。
有一天,元元在一片刚建好的小区发放广告时,他看到一位安装防盗窗的师傅,自己一人从车上卸防盗窗,因为防盗窗太大,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卸下来,元元发现后急忙跑过去,帮着安装师傅一起抬了下来。
师傅感觉元元年龄不大还是个热心人,一看就是个机灵的孩子,问元元想不想跟着他干?元元点头同意,自此以后,元元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的焊接、安装铝合金门窗的生涯。
元元就这样跟着那位孙师傅干起了铝合金门窗行业,他边学边干,技术越来越好,短短时间,他的焊接技术让孙师傅刮目相看,他感觉元元可以代替他独自带人外出安装了。
孙师傅的生意越来越好,以后直接让元元带徒弟上门给客户安装,在给客户安装过程中,他的真诚和热心赢得了顾客的喜爱和称赞。
很多客户还认为元元就是老板,都给他帮忙介绍生意,那时候元元通过客户介绍来的生意,从孙师傅那里只拿到0.5%的提成。
随着他认识的人越来越多,积攒了很多人脉。元元不甘心总给别人打工,二十岁的他决定自立门户,他告别孙师傅,东拼西借凑了一点资金,有了自己的铝合金店铺。
开始由于资金不足,雇不起人,没办法为了节省人工,只要自己一个人能干的活,都是自己干,只有在安装的时候找小时工帮忙。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加上电焊时散发出来的热量,汗如雨下,浑身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脱下来把汗水拧一下再穿上。
店铺开张一年后,他就有了很多订单,他的热心和真诚让顾客成了他的宣传者,生意越来越好,他一直本着:同样的商品比价格,同样的价格比质量,同样的质量比服务。
事业有了起色,他没有忘记收养他的老张,逢年过节都要备上厚礼回去陪伴老张两口,
青岛是一座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一线城市。千姿百态的高楼大厦如春笋般拔地而起,鳞次栉比。所以铝合金门窗安装行业非常迎合市场的需求。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生意的越来越好,元元的门铺已经不足以容纳更多的库存货物,于是扩大店面义不容缓。
几年功夫,店中由他一个人扩收到几十个工人,他在铝合金行业做的风生水起,在青岛有了自己的房产和豪车。
他的成功,让我们村很多打工者也踏入了这个行业,如今我村在元元的带动下,已有十四人成功干起了铝合金行业,而且年收入过百万。在青岛有了一席之地。后面的事听我慢慢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