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导师

同城 铝合金 门窗 安装

summer 0

文章目录:

1、家里窗户所有铝合金门窗 不到两年全“生锈”2、铝合金门窗薄了 商家称是“磨损”误差合理3、从“锡器”到“锡艺”——鹿港陈氏用创新守护传统技艺

家里窗户所有铝合金门窗 不到两年全“生锈”

东南网6月1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毅彬 陆军航 实习生李钰莹)安装不到两年的铝合金窗竟然严重锈蚀,是质量问题还是环境因素?

事件 不到两年就“生锈”

“这都什么质量啊!”不久前,家住同安区新民镇梧侣村的柯先生遇到一件闹心事。

两年前,柯先生将新房装修工程发包给隔壁村的包工头林师傅。现在他发现,铝合金门窗陆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他(林师傅)表示,如果是质量问题,他愿意全部承担,但隔天又改口是天气潮湿、风大造成的腐蚀,和铝合金质量没关系。”

柯先生介绍,他了解到,铝合金门材料是在西柯镇一个代理铝合金的老板那边采购的,材料上写的是广东生产的钛美铝材。

眼看锈蚀现象日渐增多,他忍不住找到代理商林女士,“她也是一口咬定产品没问题,是外界环境造成的”。此后,柯先生多次与他们协商无果。

近日,导报记者来到柯先生家看到,1楼到6楼的阳台、房间、洗手间的门窗金属框,都有不同程度的锈蚀,呈现出锈色粉末状,斑斑点点,甚至发黑,窗户下部尤甚;最为严重的是顶楼,所有门窗“无一幸免”。

导报记者致电林师傅和林女士,但他们均不予表态。

鉴定 铝材不符国家标准

在朋友的建议下,柯先生委托SGS认证公司(第三方产品质量技术鉴定机构)进行质量检测,结论显示,该批铝材不符合国家标准。

业内人士介绍,一些厂家为追求利润“短斤少两”,减薄铝合金型材厚度。由于板壁较薄,在较大荷载下,很容易使表面受损或门窗变形,降低了抗风压能力。

随后,柯先生将林师傅告上法庭。应双方要求,法院重新指定检测单位,其检测结果显示,该批铝合金质量确实不符合国家标准。

判决 林某赔偿8.3万元

近日,同安区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形成承揽合同关系,被告林某未根据委托人要求完成承包工程,致使合同目的不达。林某向第三人采购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铝型材,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应视为根本违约。

依据《合同法》,承揽人交付的工作成果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定作人可以要求承揽人承担修理、重作、减少报酬、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法院判决,林某应向柯先生赔偿已付工程款83000元,并支付鉴定费及取材费23659.6元。

铝合金门窗薄了 商家称是“磨损”误差合理

[闽南网]

- 花了五千多元,李女士满心欢喜为新家订制了两扇1.4毫米厚的铝合金推拉门窗,装修工人的一席话却令她很是郁闷——铝合金板材厚度竟然不足。说好的1.4毫米呢?商家偷工减料了?李女士与商家进行了多次沟通。日前在同安区市场监管部门协调下,这桩烦心事终于了结,商家同意退回部分款项,李女士继续使用门窗。

- 样品1.4毫米厚实物只有0.93毫米

- “样品明明用的是1.4毫米厚的铝合金,怎么到家就变样了呢?”说起这件烦心事,李女士很无奈。9月30日,李女士在翔安一家实体店内订制了两扇铝合金推拉门窗。“当时就和商家说好,用最厚的铝合金板材。”考虑到房间迎着海风,又是儿童房,李女士在店里看了样本,跟商家再三确认才下了订单——两扇板材厚度为1.4毫米的铝合金推拉门窗,共计花费5400元。为了证明所言不虚,她还向记者展示了当时在店里拍下的样品照片。

- 想起很快就能装上新门窗,李女士一家很期待。11月13日,商家按照约定送货上门。“门窗看上去很薄。”看到实物后,李女士觉得不对劲,立刻借来测量卡尺,测得门窗板材厚度仅有0.93毫米。李女士随即联络商家要求“给个说法”。

- “房子装修一度停工,就是因为这个门窗。”与商家多次沟通无果,李女士便求助同安市场监管部门和本报记者。

- 商家称误差在合理范围

- 记者随即联系该商家。商家告诉记者,很多建筑材料如铝合金、不锈钢等,由于模具使用时间过长,制作时的确会出现成品磨损情况。至于李女士测出的0.93毫米,商家也有不同看法,“由于测试方法和测试卡尺不同,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 商家随即用店内卡尺进行了测量,结果如预想一般——厚度不到1.4毫米。在同安市场监管部门的协调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商家退回李女士部分门窗款项。

- 提醒

- 业内人士苏老板提醒,房子装修过程中,铝合金门窗很容易出现问题。“铝合金门窗行业良莠不齐,偷工减料时常发生,有时明明说好是1.4毫米厚度,安装时才发现只有1.2毫米。”苏老板建议市民选择正规厂家订制铝合金门窗,并且在订购合同中将所有的订制细项写清楚。(厦门日报记者汤海波陈雅真)

从“锡器”到“锡艺”——鹿港陈氏用创新守护传统技艺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台北5月9日电(记者贾钊、陈键兴)锡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青铜器中即有锡的成份。可如今,锡器早已不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必需品,锡匠这个行当也日渐没落。

不过,在台湾中部的鹿港小镇,有一个家族代代传承这项技艺,并在传统锡器基础上,开拓新题材、创造新技法,推出了别具一格的锡雕艺术品。

在闽南话中,“锡”和“赐”同音,寓意吉祥赐福。因而锡器得以广泛运用于闽粤一带的庙宇宗祠和婚丧嫁娶,富贵人家也会选择锡制的日常用具。后来,锡器文化和打锡的手艺也随着闽南先民渡海来到台湾。

鹿港的陈万能家族祖籍福建同安,清末来台落脚嘉义鹿草,后来扎根鹿港。陈万能1942年出生,14岁起跟父亲学艺,是家族锡艺第三代传人。父母在他年轻时相继离世,兄姊各自谋生,无人继承家业,陈万能也几度转行谋生。

1959年,陈万能偶然发现家传的从福建带来的寿山石制锡模具,心生感念,决定不让祖传技艺在自己这一代失落。

但是,当时台湾工业化兴起已大大改变了锡器市场。因材料缺乏,含铅量高的锡铅制品给人们留下易泛黑和易垮的坏印象。铝、不锈钢等新材料也逐渐成为批量加工日用品的主流。

陈万能只能给这门手艺寻找新的出路。1968年,他创造性地把祭祀用的锡制柑灯和龙烛台整合在一起,龙身以手工立体雕塑,工法独树一格。他把龙柱柑灯带到台北去卖,虽经周折,但收获了肯定,鼓舞了信心。

1979年,“万能锡铺”在鹿港开张。陈万能也逐渐在探索新工法、新题材的路上越走越远。他的题材不再仅限于制作香炉、烛台,而是探索锡雕艺术品新门类。从十二生肖到熊猫、孔雀,件件栩栩如生,动物皮毛的纹理和质感让人无法相信是锡制品。后来,他的作品也受到学术界和收藏界认可,被誉为台湾锡艺代表性人物之一。

2005年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前,向“万能锡铺”订购了多件“伴手礼”,其中锡雕“牡丹凤凰”后来被赠与北京大学。陈万能还曾向位于泉州的闽台缘博物馆赠送锡雕“居家和乐”。

在传统基础上力求创新并不容易,陈万能的做法也曾遭到同行非议。不过,他坚持认为传统工艺要在创新中延续,今日的传统其实就是昨日的创新,今日的创新也将成就明日的传统。泥古不是真正的传承,反而会让传统被时代所淘汰。

在他看来,工艺是生活中产生的东西,生活中用得上才有发展空间。工艺家要随时代而变,才能延绵不断继续创作下去。

陈万能的儿子中,三个子承父业。三子陈志扬还曾赴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求学,回台后又进入台南艺术大学攻读,目前是成功大学创意产业设计研究所博士生。

陈志扬和父亲共同创作的锡雕“佛教四大天王·风调雨顺”,突破传统造型范例,大胆借鉴了西方雕塑在人体肌肉线条的呈现手法。而他自己创作的西瓜和哈密瓜造型茶叶罐几可乱真,融合青铜、黄铜等金属材质做成的山水题材容器则极富现代感。

“万能锡艺馆”一层展出着陈万能父子的诸多作品,陈志扬和弟弟陈志升逐一介绍。作为新一代传人,他们都认为,所有创新都是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做出的。

无论从作品题材、寓意或是故事和细节,陈家的作品里都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陈志扬和陈志升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再现传说人物的造型、服饰、兵器和神兽形态,创作者需要经常查阅各种典籍,并从庙宇、字画和各种雕塑作品中多方求证。

在十二生肖系列作品中,每一件都表现一个中国古代故事,比如牛是老子骑牛,虎为武松打虎,鸡为闻鸡起舞。陈万能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时光流转,从“万能锡铺”到“万能锡艺馆”,从家庭作坊到课堂教学,陈万能和他的后辈努力传承弘扬传统工艺。

高端断桥铝门窗

断桥铝合金门窗品牌

品牌系统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