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导师

合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Sam 0

文章目录:

1、去年净利降近四成,合盛硅业400亿光伏计划能拯救业绩吗?2、工业硅比肩铝价,合盛硅业上半年净利创历史新高3、合盛,又涨了

去年净利降近四成,合盛硅业400亿光伏计划能拯救业绩吗?

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光伏一体化趋势难挡,引得硅基龙头合盛硅业(603260.SH)也入局了。

4月20日晚,合盛硅业公告称,将投资新疆中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年产20 GW光伏组件项目、年产150万吨新能源装备用光伏玻璃制作项目以及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

其中,组件项目投资规模为205亿元,光伏玻璃项目投资规模44.55亿元,高纯晶硅项目投资176.3亿元,合计425.85亿元。

这是合盛硅业首次明确进军下游光伏产业。

该公司称,上述投资决定将进一步完善其全产业链布局配套,投资多晶硅符合其向工业硅下游进一步拓展的整体战略规划,有利于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合盛硅业是硅基新材料行业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硅及有机硅产品两大类。工业硅是有机硅、多晶硅、铝合金的上游原材料,下游应用包括硅油、硅橡胶、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材料等。

受益于光伏等行业旺盛需求,合盛硅业2021年业绩创新高,净利润82.22亿元,同比大涨4.86倍。

最新披露的年报显示,合盛硅业去年实现营收236.57亿元,同比增长10.62%;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1.48亿元,同比减少37.39%。

合盛硅业表示,报告期内其工业硅及有机硅产能产量增长明显,销售量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受限于主要产品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产品利润降低。

2022年,工业硅国内各企业生产积极,供给宽松,有机硅新增产能集中释放,而下游短期需求增速放缓,受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动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出口下滑,供需结构的失衡导致全年有机硅DMC价格持续大幅回落。

截至去年底,DMC报价跌至1.7万元/吨附近,较年初价格累计跌幅接近38%。

截至2022年末,合盛硅业工业硅产能122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133万吨/年。

今年一季度,合盛硅业净利润继续下滑。该公司一季度营收约57.29亿元,同比减少10.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03亿元,同比减少51.11%。

向下游进行一体化布局,可提高企业应对产业链波动的能力。但当前光伏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合盛硅业此时大手笔布局,将面临巨大挑战。

行业资讯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日前指出,2022年尾声起,组件厂家之间竞争日趋白热化,今年组件厂家将面对严峻的竞争。

据新华财经统计,2022年中国光伏企业的组件扩产规模超过600 GW,组件市场有产能过剩风险。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光伏公司宣布进行一体化扩产。例如,组件龙头晶澳科技(002459.SZ)宣布128.42亿元扩建硅片、电池项目;隆基绿能(601012.SH)35亿元扩建电池项目、TCL中环(002129.SZ)募资138亿元建设硅片和N型电池项目等。

此外,天合光能(688599.SH)、通威股份(600438.SH)也有扩产动作;硅片新秀上机数控(603185.SH)宣布50亿元进军组件。

该公司此前在光伏组件、玻璃及多晶硅领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但不排除其在项目建设及后续运营中面临市场风险、技术、工程、资金等风险。上述项目短期内不会对该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公告披露,上述组件项目计划建设期为三年六个月;玻璃项目计划建设期为两年;多晶硅项目建设期为两年。

国金证券研报称,合盛硅业完成新能源下游一体化布局后,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但考虑目前金属硅和有机硅价格均处于底部,行业盈利仍待修复,预计该公司2023-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9元和74.8亿元。

截至4月21日收盘,合盛硅业下跌1.76%,收于78.9元/股,总市值约933亿元,较历史高点跌去约七成。

工业硅比肩铝价,合盛硅业上半年净利创历史新高

实习记者 | 马悦然

受益于产能增长及产品价格上涨,硅业龙头合盛硅业(603260.SH)今年上半年净利大增。

8月17日晚间,合盛硅业发布业绩报告显示,其上半年实现营收约77.02亿元,同比增长84.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3.72亿元,同比增长428.26%,创历史同期新高。

合盛硅业称,2021年以来,其工业硅产能利用率有效提升,产量同比明显增加;同时受行业以及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等因素影响,该公司主要产品销售量及市场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

此外,该公司石河子生产基地年产20万吨密封胶项目投产,新增产能得到逐步释放。

合盛硅业主要从事工业硅及有机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国内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工业硅是有机硅、多晶硅、铝合金的原材料,下游应用包括硅油、硅橡胶、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材料等。

今年以来,硅价涨势凶猛。合盛硅业称,工业硅受益于下游需求回暖,今年以来的市场价格震荡回升至近年来最高水平。此外,环保督察的大背景下,环保设备不合标准的企业停产限产,以及原材料石墨电极和硅石供不应求导致的成本上涨,叠加 云南地区电价上涨、部分地区限电等因素,进一步支撑了工业硅的高价位。

生意社数据显示,8月17日,工业硅参考价为1.87万元/吨,与8月1日相比上涨了23.57%,创历史新高。

据上海有色网报道,8月17日,SMM华东通氧553#硅主流价格在1.84万元/吨附近,421#硅为1.98万元/吨,2202#硅为2.06万元/吨,工业硅比肩铝价,迈入2万元历史新纪元。

截至目前,合盛硅业工业硅产能73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93万吨/年。

日前,华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给予合盛硅业 “增持”评级。该机构表示,去年三季度以来,硅产业链步入景气上行周期,合盛硅业工业硅、有机硅产品下游需求旺盛,价格持续上涨。

在此背景下,该公司有望释放前期扩张产能,享受本轮价量齐升带来的盈利增长。长期来看,工业硅未来扩产受限,供给格局持续优化,产品价格中枢或将上移。

今年6月,合盛硅业下属石河子基地发生了火灾事故。据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公众号通报,6月8日11时54分,新疆西部合盛硅业年产20万吨密封胶项目997硅氧烷成品包装车间发生火灾,此事故一度引发业内对其有机硅生产及市场价格的担忧。合盛硅业回复,该事故未对其生产造成影响。

8月6日,合盛硅业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石河子生产基地工业硅产线一直都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石河子有机硅第二条试产线近期已经完成生产安全等方面的自查自检及完善,各生产工序陆续开始进入试产。

截至8月17日收盘,合盛硅业下跌4.67%,报收122.98元。

合盛,又涨了

全球有机硅网9月3日讯:随着有机硅全球创新发展红利的加码,品质需求时代的到来,行业正处于变革转型和创新升级的关键时期。当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创新应用需求的不断变化,有机硅企业纷纷通过“1+N”品牌等方式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监测数据显示,截止9月2日,国内DMC现货主流报13600-14000元/吨,生胶主流现货报14700-15300元/吨,107胶主流报价13900-14300元/吨,硅油主流报15200-17000元/吨。421#金属硅报12500~13100元/吨,一氯甲烷报2150-2300元/吨,成交活跃。未来,随着更多反内卷宣涨的涌现,有机硅行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行业洗牌将加速进行。而那些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趋势、积极应对挑战、不断创新发展的有机硅产业链企业,将在这场未来变革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和市场的赢家。

合盛,又涨了!合盛股价连涨7天,涨幅达11.77%,其各类有机硅产品也涨了,涨幅300-500元等。日前,合盛硅业公布2024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受益于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进一步稳定,工业硅、有机硅产品销售量有所增加,多晶硅产品实现销售等因素推动,公司继续保持营收稳步增长,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32.72亿元,同比增长11.18%,但因经济形势和行业供求关系变化,主要产品价格仍在低位运行,公司利润承压,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9.78亿元,同比下降45.12%。

公司表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以“稳生产抓管理”为主线,以“降本增效”为宗旨,坚持“增强上游、延伸下游、完善产业配套和能源补链”的战略定力,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横向发展有机硅副产品综合利用,纵向延伸多晶硅光伏全产业链,加快硅基新材料研发进度,推进公司持续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现金流持续改善,实现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69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

资料显示,合盛硅业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汇总业务链最完整,也是行业内为数不多能同时生产工业硅、有机硅和多晶硅,从而形成协同效应的企业之一。截至6月30日,公司拥有工业硅产能122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173万吨/年,多晶硅产能5万吨/年。报告期内,公司依托“煤—电—硅”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优势,持续提升工业硅、有机硅产能利用率和市场占有率。

今年上半年,工业硅、有机硅和多晶硅行业尽管市场价格承压,但消费需求并未减弱,使得合盛硅业有条件发挥成本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根据百川盈孚数据,上半年全国工业硅产能达到218万吨,同比增速超过30%。在需求侧,上半年工业硅出口36.49万吨,同比增长26.6%;多晶硅作为工业硅最大需求端,上半年全国产量达到106万吨,同比增长74.9%,拉动效应依然显著。此外,有机硅和硅铝合金市场亦呈现相对平稳。

值得注意的,公司除了筑牢工业硅、有机硅这一传统硅基材料产业链的基础,同时在强链、延链、补链上稳步发力,打造硅基新材料新质生产力,开辟光伏能源高质量赛道。

合盛硅业从2019年开展碳化硅研发,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完整掌握了碳化硅材料的原料合成、晶体生长、衬底加工及晶片外延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突破了关键材料和装备的技术壁垒。报告期内,公司6英寸碳化硅衬底全面量产,晶体良率达到90%以上,外延良率稳定在95%以上,居于国内领先位置。同时,8英寸衬底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

公司表示,当前光伏行业正进入转型与重塑的关键期,市场中的落后产能将逐步出清,市场供求将趋于平衡。2024年7月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2024-2027年间将重点开展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提高在运输电通道新能源电量占比,实现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未来,绿色能源系统将推动硅材料产业持续壮大,并朝着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产品方向转变。在行业的变革期,市场力量将进一步向优质企业集中,为领军企业参与市场整合带来更多机会。【来源】中证网、合盛硅业

OpenAI正在讨论调整公司结构,使其更加有利于投资者,该公司目前正在推进数十亿美元的融资,并希望保持对谷歌和其他竞争对手的领先地位。这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已经与投资者谈论了重组事宜。尽管最终形式尚未达成一致,但通过寻求简化公司目前复杂的非营利结构,可能会对金融支持者更具吸引力。OpenAI正在考虑的一个选择是取消对营利性子公司投资者的现有利润上限。

日本罗姆公司(ROHM)8月29日宣布,配备节能性高的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的模块已被中国汽车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的纯电动汽车(EV)采用。该模块用于控制电力的逆变器,供应给浙江吉利的主打EV品牌“极氪”的三款车型。罗姆从2018年开始与浙江吉利进行技术交流,并于2021年建立了以SiC功率半导体为中心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达乐(Dollar General)作为一家在经济衰退后迅速扩张的折扣零售商,近期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家在美国农村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一元店连锁企业,其股价在周四经历了剧烈波动,下跌了32%,这是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单日跌幅。这一跌幅不仅反映了公司业绩的下滑,也暗示了低收入消费者正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公司指出,降价幅度的增加、库存损失的增加、销售额中来自消耗品类别的比例增加以及损耗的增加导致毛利润率下降。零售盗窃问题也是美国达乐面临的挑战之一。

高端系统门窗

隔热门窗品牌

高端系统门窗

断桥铝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