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导师

合川康仁义:30年坚守 终生的幸福

Nancy 0

康老师给学生上数学课 通讯员 陶发明 摄

康老师给学生上体育课 通讯员 陶发明 摄

华龙网讯(通讯员 陶发明)30年,人生能有几个30年,30年坚守在一座偏远的村小,从不言弃,一生中你又能遇到几人。那年,他才16岁,一腔热血、一句承诺,一颗对当地老百姓的赤子之心,让他在双凤镇自生村小学一呆就是30年。

他叫康仁义,今年46岁,正当壮年的他,却显得有些老气,岁月的印记已悄悄爬满他的双鬓。人如其名:慷慨仁义,只要和他见过面的人都知道他为人坦诚,正直无私。当笔者一行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给学生上体育课,“一二一、一二一”,在只有一个篮球场大小的操场上,9个学生跟着他一边跑步,一边看着口号。

30年坚守无怨无悔

学校就像一个四合院,三间教室都是条石结构,木质的房梁,农村土瓦做的房盖。

“这窗户是今年暑假才换上的铝合金,房盖也是今年暑假才改造了的。我们这学校在山梁上,风大,每年都要遇到很多次大风,房屋的瓦块掀掉很多,我只有利用周末时间,自己上房顶去修理。你莫看现在弄了个水泥地面的篮球场,我当初来的时候,这里只是一块土坝坝、又不平,我一边上课,一边利用体育课、劳动课时间和学生一起把它弄平,那时候的学生都大个儿,因为山区穷,学生读书晚,年龄比较大,有力气,呵呵,很多学生比我小不了几岁。”说起学校的艰苦康老师拉开看话匣,“看嘛,学校对面的山名叫雷打石,多数学生要从那上山下来读书,当年只有一条泥泞小路,学生经常摔跟头,于是我发动当地的村民筹钱、出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建成了一条砂石石板蒲城的路,学生走起我们都放心了。”

走进看老师的居室,只能用两个字来概括“简单”,两间卧室,一间客厅,总共不到30平米。一间卧室里有一张床、一张办公桌、一台旧彩电,另一间卧室一张床、一个衣柜,这衣柜是用来装学生衣服的。

“看嘛!我现在的衣柜里还收藏有30—40件孩子的衣服,都是为孩子们准备的,虽然现在通公路了,但最远的孩子上学一天还得走上1个小时,下午天他们的衣服淋湿了,不可能回去换,这些衣服就刚好派上用场了!”康老师一边说,一年打开看衣柜。

说是客厅,其实也是办公室,也只有一块黑板和一张办公桌,每一间屋子里都只有一盏白炽灯照明。说实话,还抵不了一个普通的农户家。

“苦是苦了点,但一天天看到学生成长了,有出息了,心里也就踏实了。”说话间,康老师感觉很幸福。

有这样的老师我们放心

“康老师真的很好!他是我们本地人,对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娃儿一样!”

“这个人,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我们当地的群众都一样,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很慷概很仁义!”

“就是啊!对学生好得很,学生的衣服打湿了,一进校他就跟他们换上,学生下午放学总是要把学生送到放心的路段才回学校。有时候,远处的学生家长没时间来接孩子,他就把学生送回家!”

“看嘛,门前雷打石山上的这条石板路,就是康老师发动我们一起修起来的,当年他还是一名代课老师,工资每月才130元,他竟然一个人就出了300元,我们才出50,想起来,现在还觉得不好意思!”

……

当我们采访康老师的时候,几位前来接学生的家长迫不及待的想把康老师的事迹告诉我们。

“其实,这些事情都算不了什么,我是本地人,受我老师的影响,我16岁就走上了这条教书的道路。后来,我发现教书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尽管工资微薄,但乐趣很多。特别是看自己教过的学生有出息了,自己的成就感一下子就来了。当年,我的家里也很穷,我的老师给了我不少的帮助,今天,我要把我老师对我的爱,传递给现在的孩子们!我觉得我现在已经离不开这些孩子,离不开这里的父老乡亲!”

康老师送完学生归来 通讯员 陶发明 摄

康老师与学生共进午餐 通讯员 陶发明 摄

只要有一个学生我都不会离开

说起30年的经历,康老师也感慨良多。康老师说,曾经有好多次,看见自己的学生出去有成就了,自己也想出去闯一闯,但一想到这里的孩子们,我就不忍心了,最后还把在外打工的妻子叫回来和他一起教书。

“现在我的很多学生都在外面有了点成就,曾经有学生要求我去他的公司当会计,也有学生要求我帮他大点生意,我都婉言谢绝了!我就觉得在这教书几十年,和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深厚的感情,我现在已经离不开这个学校了。看嘛!现在校园里两棵黄桷树,就是我当年栽的!”

看着校园内两棵参天黄桷树,康老师很是欣喜与自豪,“你们不晓得,在我们夫妻俩转正之前,这儿从来没有过正式编制的老师。记得2007年,新分出来两位年轻的女教师,政府准备把我们夫妻调到镇中心完小,让两位新老师来接替我们的工作,当我了情况之后,马上就找拒绝了。我想,我们自生村小是双凤镇最偏远的村小,当年又不通公路,就是上个街买点菜都要走7-8公里,这学校,又在一个山梁上,前不挨村、后不挨店,她们又是女孩子,她们如果来了,面临的孤独、寂寞,甚至是恐惧,可能要不了多久就会走人了。我就不同,既是本地人,又在这里呆熟悉了,所以我还是决定我们夫妻留下来。”

“30年了,每天面对这些孩子,心里很开心。这里离镇中心完小有20公里的路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得在里读书,虽然现在学生少了,但只要还有一个学生在这读书,我都要坚守下去。”

30年艰辛 每一天都是幸福的

“在这里,我感觉每一天都很幸福。上课有孩子和我们一起,放学后,我自己在校园内开辟了一片菜园,一是自给自足,二是中午给在校生添一道绿色蔬菜。”快放学了,康老师一边和我们攀谈,一边走进他的菜园摘菜准备学生的午餐。只见一个20-30平米的菜园里,白菜、萝卜、青菜长势喜人,康老师随手拔起几颗萝卜,“我这片园子里可是一年四季不缺货哦!绝对绿色环保,随采随做,新鲜得很!”

“其实,我现在很满足,学生们很多都成才了,每年的寒暑假、春节、国庆,我的学生都回来一大堆,每一次都被他们灌得醉醺醺的!他们还经常带我们一家去旅游。就这次国庆节七天,天天都有学生请客,我是天天乐、日日醉。我时常问自己:当老师图个啥?看到学生成才了,就满足了。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当某一天,在外面碰见自己的学生亲切的叫一声老师,当节假日和自己的学生一起聚聚,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一直希望我的学生今后都来当老师,现在也有10个学生当上了老师,我甚是欣慰!”

深秋的季节,户外已添了不少的寒意,然后,在双凤镇的自生村小校园内,却是春意融融: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边绿意盎然,两棵黄桷树用途枝繁叶茂的躯干见证着康老师一生的幸福!

高端铝合金门窗

高端门窗

高端系统节能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