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导师

享誉九州的丰县美称“古宋遗风”,是从何事说起的?

winter 0

“汉高故里,古宋遗风”,是对丰县的美誉。

汉高故里,一目了然。

古宋遗风,则有几分讲究。

一、丰县何时属宋

周武王实行分封制,微子启为宋国第一位国君(汉代因避帝刘启,称微子开)。

其身世在典籍有三种记载:

1、《吕氏春秋·当务》:“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用法若此,不若无法。”

2、《史记·殷本纪》:“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又《史记·宋微子世家》:“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

3、《孟子·告子上》“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如今多采用微子启是商王帝乙的长子、纣王的庶兄。

据史书载,微子启见纣王荒淫暴虐,多行不义,多次劝谏无效,要以死劝谏或出走,自己不能定,便谋于太师箕子,少师比干。箕子认为:“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微子启便远离纣王到封国“微”。

周武王灭商后,微子启持商宗庙祭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矛,膝行而前,要求保全商的香火。

周武王答应了微子启的请求,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在殷墟,又命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帮助武庚监管商的遗民。武庚一直想恢复商朝统治,等武王去世,乘机串通管叔、蔡叔,起兵反叛。周公调动大军,经三年战斗平定武庚之乱。

见微子启忠心顺从周朝,将商旧都一带封给他建立宋国,为当时十二个较大封国之一。商的遗民比较拥护微子启,在他的治理下,逐渐习惯了周朝的统治,被称为仁慈贤明的国君。

成王九年,微仲被封在萧。微子启去世后,微仲(微子启的弟,即中衍)接任国君,留其子考守萧,萧地名符其实地为宋国国土。

《丰县志》将公元前682年宋闵公的大臣南宫万及其弟,弑宋第十三位君的事件后作为丰归宋。那时在萧的大心为微仲的第十一代孙,而被杀的宋闵公为第十二代孙。大心驻守萧有兵,又为闵公之叔,故“众公子奔萧”。

大心率众公子领军杀死南宫万兄弟,宋桓公立,封大心为附庸于宋国的萧国国君,故称为“萧叔大心”。其实是在宋国土内划出一块封给大心,是对大心的奖赏,不是萧归宋。且萧国仅存85年,前后均为宋邑(外国曾占领较短时间)。丰县在微仲继位时就为宋国了。

宋传位到第三十三位国君后废公子剔成时,剔成改姓戴。公元前332年,宋后废公戴剔成被其弟偃赶到齐(有文献被杀),偃即位为君。君偃初年,对内修王政,讲仁义,迁都丰(文献有迁都彭城),遗址位于欢口镇王海村。

对外发展武力,据《史记·宋微子世家第八》载:偃东败齐,取五城,灭滕国;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齐、楚、魏为敌。这时宋国疆域最大。君偃十一年自立为王,即宋康王。盛血以韦囊,悬而射之,命曰“射天”。淫于酒、妇人。群臣谏者辄射之。

于是诸侯皆曰“桀宋”,“宋其复为纣所为,不可不诛”。王偃立47年,齐湣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偃,遂灭宋而三分其地。宋在公元前286年亡,国存七百多年。

二、古宋遗风

古宋遗风,是对古宋优良传统的继承,内容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应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一)商优秀文化与周礼的有机结合

微子启是个勤政的君王,为殷商人所爱戴。宋国作为殷商后裔与周代封国,既延续了殷商优秀文化的熏陶,又受周礼制的制约。

在微子启的治理下,殷商文化与周文化相互影响与交融,使宋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双重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内六卿轮流执政,相互制约,唯事周王;对外奉行坚守“中立”和结好大国的政治策略。

由此,宋国在国力上虽为弱国,但周旋于强国之间七百多年而不败,并数次出现强盛之势。

(二)儒、墨、道等诸家思想与宋文化具有历史渊源及传承性

《史记》和《汉书》载,孔子是微子启的二弟微仲的第十五世孙。孔子的曾祖父孔父嘉是宋殇公的大司马,殇公十年,太宰华督将孔父嘉杀,殇公怒,将殇公杀。孔父嘉子木金父逃到鲁国,孔氏由孔父嘉始。

孔子为宣扬儒家思想,周游列国,途径宋国时都要祭祀其祖先。因此,在今商丘县有文雅台,永城市有孔子避雨处、晒书台、夫子庙,夏邑县有孔子还乡祠等。

宋地还诞育了道家思想。道家学派主要代表庄子,为宋国蒙人(今河南商丘)。墨家创始人墨子,宋人(有认为滕国、鲁国人,认为宋国的根据有三,

一是他做过宋国大夫,战国时的大夫一职多世袭。

二是《墨子》一书明显具有宋地方言,没有鲁、楚方言。三是墨子在宋活动多,对宋感情深,留下了墨子救宋的故事)。

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若考证春秋及战国时期较先进的思想,无不与宋文化有着历史渊源。宋文化成为当前史学界考证的一大热点。

(三)唯礼是宋国基石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的权势傍落,各诸侯不把周王看在眼里,出现了“诸侯唯宋事其君。”在周代的各诸侯国中,虽然存在着国与国的吞并杀伐,但更多的是国中内乱,只有宋国的君权相对比较稳固。

《史记》中较详细记述了从宋宣公到宋庄公四君的继承,虽有弑君,但也体现了“礼”。其文为“宣公有太子与夷。

十九年,宣公病,让其弟和,曰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我其立和’,和亦三让而受之。宣公卒,弟和立,是为穆公。

穆公九年,病,召大司马孔父谓曰‘先君宣公舍太子与夷而立我,我不敢忘。我死,必立与夷也’。孔父曰‘群臣皆愿立公子冯’穆公曰‘毋立冯,吾不可以负宣公’。于是穆公使冯出居于郑。八月庚辰,穆公卒,兄宣公子与夷立,是为殇公。

君子闻之,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其弟以成义,然卒其子复享之’。殇公元年,卫公子州吁弑其君完自立,欲得诸侯,使告于宋曰‘冯在郑,必为乱,可与我伐之。’宋许之,与伐郑,至东门而还。二年,郑伐宋,以报东门之役。

其后诸侯数来侵伐,十年十一战。十年,太宰华督攻杀孔父,遂杀殇公,迎穆公子冯于郑而立之,是为庄公”。殇公因好战,民苦不堪言。并且听信卫弑君自立者挑拨攻郑,行为不端而遭杀。

总之,宋国是礼仪之邦,团结友爱之邦,睦邻友好之邦,遵法守规之邦。留下了一个醇朴正直,奉公守法,睦邻友善的良好民风。

断桥铝合金门窗

铝合金门窗品牌

铝合金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