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铝铝合金门窗
文章目录:
1、工艺经验:钣金界必知的71个加工术语,你都认识么2、我国钣金行业现状及技术分析3、纵横半个世纪 MERIDA美利达50年里程碑大盘点
工艺经验:钣金界必知的71个加工术语,你都认识么
钣金加工术语1-10
1、剪料:指材料经过剪板机得到矩形工件的工艺过程。本公司是用数控剪床进行净尺寸加工下料,此为要求不高的工件加工,工艺工程师要多用此工艺进行生产,加工成本低。
2、数冲:是指用数控冲床进行冲孔作业,正常要进行编程序,正常要将数冲图示面做为零件生产正面的方向进行加工,数冲重点是排料,计算好用料,一次性将数量加工足够。
3、激光切割:指工件经过激光切割下料的工艺过程。加工成本高,工艺工程师要少用此工艺。
4、切割机下料:是指用砂轮电动切割机进行下料的一种工艺,此为要求不高,多为型材类的下料,此工艺有一定的加工安全风险,工艺工程师要少用此工艺。
5、锯料:是指用锯床进行下料的一种工艺,此为要求不高,多为型材类的下料。
6、落料:指在普通冲床或其他设备上使用模具加工得到产品形状的工艺过程。
7、冲孔:指工件由普通冲床和模具加工孔的工艺过程。
8、折弯:指工件由折弯机成型的工艺过程。本公司是指用数控折弯机,用对应的折弯模具,先行试机、调机、首检好才能生产,如有特别需工艺工程师进行说明。
9、冲折:是指用普通冲床安装特别模具,用于小件、简单工件的折弯。
10、成形:指在普通冲床或其他设备上使用模具使工件变形的工艺过程。
钣金加工术语11-20
11、抽孔:也叫“翻边”,指在普通冲床或其他设备上使用模具对工件形成圆孔边翻起的工艺过程。本公司是指用普通冲床,加上专用模具进行需增加攻丝厚度的一种拉伸工艺,工艺工程师做工艺一定要加细致说明孔径与数量。
12、钻孔:是指用钻床进行钻孔作业,数冲、普冲不便加工时,人工少量进行的一种加工方法,正常用划线的方法加打洋冲点定位钻孔,工艺工程师要少用此工艺。
13、模具板钻孔:是指先用数冲加工一块模板,再用定位的方法进行批量钻孔。
14、攻丝:指在工件上加工出内螺纹的工艺过程。
15、扩孔:指用钻头或铣刀把工件上小孔加工为大孔的工艺过程。
16、沉孔:指为配合类似沉头螺钉一类的连接件,而在工件上加工出有锥度的孔的工艺过程。本公司是指用钻床,用合适的钻头(90度、120度),要现场采访用沉头螺丝进行实配,正常来说,要将沉头螺丝的平面与工件沉孔面平齐,生产者一定要用实配的方法。
17、压铆:指采用冲床或油压机把压铆螺母、压铆螺钉或压铆螺母柱等紧固件牢固地压接在工件上的工艺过程。正常来说,装入压铆件的方向是毛刺方向,以便顺利装入压铆件,如果不是,生产者要及时上报。
18、涨铆:指先将工件沉孔,再采用冲床或油压机把涨铆螺母牢固地压接在工件上的工艺过程。
19、拉母:指采用类似铆接的工艺。用拉母枪把拉铆螺母(POP)等连接件牢固地连接在工件上的工艺过程。
20、拉铆:指以拉铆枪为工具用拉钉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件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的工艺过程。
钣金加工术语21-30
21、铆接:用铆钉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件面对面连接在一起的工艺过程,若是沉头铆接,需将工件先进行沉孔。
22、冲凸包:指在冲床或油压机用模具使工件形成凸起形状的工艺过程。
23、冲撕裂:也叫“冲桥”,指在冲床或油压机用模具使工件形成像桥一样形状的工艺过程。
24、冲印:指使用模具在工件上冲出文字、符号或其他印迹的工艺过程。
25、切角:指在冲床或油压机上使用模具对工件角进行切除的工艺过程。
26、冲网孔:指在普通冲床或或数控冲床上用模具对工件冲出网状的孔。
27、拍平:指对有一定形状的工件过渡到平整的工艺过程。
28、钻孔:指在钻床或铣床上使用钻头对工件进行打孔的工艺过程。
29、倒角:指使用模具、锉刀、打磨机等对工件的尖角进行加工的工艺过程。
30、校平:指工件加工前、后不平整,使用其他的设备对工件进行平整的过程。
钣金加工术语31-40
31、回牙:指对预先攻有牙的工件进行第二次螺牙的修复的过程。
32、贴保护膜:指使用能保护工件表面的薄膜对工件表面进行防护的工艺过程。
33、撕保护膜:指对工件表面保护薄膜进行的清理过程。
34、校形:指对已加工成形出来的工件进行调整的工艺过程。
35、热缩:指使用加热设备(热风枪、烤箱)对套住工件的塑胶进行紧缩的工艺过程。
36、贴标签:指把标签贴到工件指定位置的工艺过程。
37、拉丝:指使用拉丝机和砂带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一种纹路处理的过程。
38、抛光:指使用抛光设备对工件表面进行光亮处理的工艺过程。
39、热处理:指为提高工件的硬度进行特殊处理的工艺过程。
40、去毛刺:指对工件进行钣金加工过程中,用打磨机、锉刀等工具去除工件毛边,使工件加工处光滑、平整的工艺过程。
钣金加工术语41-50
41、氩焊点焊:是指用氩焊机进行打点焊接作业,是指对焊接质量要求较高时应用的工艺,工艺工程师在做工艺要求时对拼缝要做焊点点数年要求,正常点焊间距30-50MM之间。
42、氩焊满焊:是指用氩焊机进行打满焊接作业,是指对焊接、打磨质量要求较高时应用的工艺,工艺工程师在做工艺要求时对拼缝要做满焊要求进行说明,满焊后不能有变形。
43、碰焊:又称:“点焊”,是指由碰焊机将工件面对面焊接连接的工艺过程。本公司是指用碰焊机进行点焊作业,此为电阻碰焊机,工艺工程师在做工艺时要优先应用此工艺。
44、气保焊:指二氧化碳或氩气保护的焊接方法,不用焊条用焊丝。CO2焊效率高,氩气保护焊主要焊铝、钛、不锈钢等材料。埋弧焊是用焊丝焊接,焊剂保护。焊剂像沙子把电弧埋住。主要用于焊接厚板。
45、二保焊点焊:是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进行满焊接作业,是指对焊接质量要求普通时应用的工艺,工艺工程师在做工艺要求时对拼缝要满焊要求进行说明,满焊后不能有变形。
46、植焊:又称种焊,指用植焊枪将植焊螺钉牢固地焊接在工件上的工艺过程。
47、焊接打磨:主要指采用打磨机、锉刀等工具使工件焊疤处光滑、平整的工艺过程。本公司是指用手持式电动打动打磨对焊接产工件进行的打磨作业,对于电镀,喷涂要求高的工件,要指定用专用砂轮(砂纸片)/120号。
48、前处理:指工件钣金加工完成后,在喷漆或喷粉以前,用电解溶液对工件进行除油、除 锈及增加工件表面覆膜(如磷化膜)并清洗的工艺过程。
49、刮灰:指采用原子灰弥补工件表面的缺陷如焊接缝隙或凹坑的工艺过程。
50、刮灰打磨:主要指采用平磨机或砂布针对刮灰后的工件,进行表面抛光的工艺过程。本公司是指用气动平磨机对工件补灰处理平磨的一种修补工艺,正常只在补工艺就要有打磨补灰工艺,是对应的。
钣金加工术语51-60
51、喷油漆:指采用专用喷枪把油漆均匀地喷附于工件表面的工艺过程。
52、喷涂:因公司是自动流水线,暂时在工艺只规定喷涂色号,一种工件要两种色号一定要说明,同时要对涂料性能做说明(室外、室内、大/小桔纹、粗/中/细砂纹、平光、光度号)。
53、喷涂螺纹保护:是指用专用保护螺母、螺钉、螺母柱的螺纹的一种胶套,也可是美纹胶纸,也可以是高温胶纸,也可是保护套管。这保护由流水线负责。
54、喷涂导电保护:是指用高温胶纸对特定区域进行保护,如有此要求的,工艺工程师一定要做工艺特别说明。这保护由流水线负责。
55、丝印:指用专用油墨渗透过特别的网格在工件表面形成文字或图案的工艺过程。要求附着力、耐有机溶剂、色差、字体等一系列检查无不良。
56、电镀锌:指为保护或美观工件而在工件表面镀上一层金属的工艺过程。本公司是指工厂将需电镀锌的铁质工件做合格后,由计划科进行的一种外协生产,公司正常要求镀蓝白锌,膜厚要求8UM,中性盐雾试验48小时以上无不良。
57、电镀镍:指为保护或美观工件而在工件表面镀上一层金属的工艺过程。本公司是指工厂将需电镀镍的铜排类工件做合格后,由计划科进行的一种外协生产,公司正常要求镀光亮镍,铜加速盐雾试验8小时以上无不良。
58、氧化:指为保护或美观工件而在工件表面形成氧化膜的工艺过程。
59、喷砂:指通过喷砂机喷砂对工件表面进行处理的工艺过程。
60、组装:指把两个以上的工件装配在一起的工艺过程。钣金结构件的组装,原则上喷涂的大件、柜体的攻丝由组装负责。
钣金加工术语61-71
61、包装:指对工件进行防护,便于运输的过程。
62、数冲图示面为正面:以后要求工艺出图必须将图示面做为正面,因对称件要统一毛刺方向时,不要直接将图示面做为反面应用,后续工艺工程师一定要改善,生产发现类似问题要及时性上报。
63、毛刺向上、毛刺向下:以后要求工艺出图纸量在技术要求中务必进行技术说明,生产如果发现要及时性上报改善。
64、压铆向下,压铆向上:以后要求工艺出图纸量在技术要求中务必进行技术说明,生产如果发现要及时性上报改善。
65、沉孔向上、沉孔向下:以后要求工艺出图纸量在技术要求中务必进行技术说明,生产如果发现要及时性上报改善。
66、编程:是指用设备厂家的编程软件,在专用电脑用工艺科的CAD图档进行数冲模具加工先后顺序的加工程序,正常来说,要用最少的冲次,切边正常来说在保证机床运行正常行时一定要共边。
67、钻孔工装:是指人工钻孔需定位的一种模具板,要由工艺工程师在做产品工艺时一并考虑到好。
68、焊接工装:是指为保证焊接尺寸,角度、位置、空间尺寸等技术要求,要由工艺工程师在做产品工艺时一并考虑到好。
69、喷涂导电保护工装:是指喷涂保护面积大,可以用铁板、用固定的安装方法进行喷涂保护,一搬是大量的工件时方可应用。
70、组装工装/检具:在组装时,为了保证客户应用的尺寸在客人应时不出现安装不良时,我们在组装时要对客户使用的尺寸及螺丝要进行全工装全检,如19英寸的安装孔间距。要由工艺工程师在做产品工艺时一并考虑到好。
71、折弯检具:是指针对批量且复杂的工件,要由工艺工程师在做产品工艺时一并考虑到好。
我国钣金行业现状及技术分析
作为制造业基础行业之一的钣金加工行业,既是当代人类科技文明的产物,同时也是现代化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帮手。源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又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科技成果的实现上。换句话说,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没有当今先进的数控钣金加工行业;没有现代化钣金加工技术也无法实现当代先进制造业。
我国要发展现代化制造业当然也离不开现代化钣金加工业做基础,我国现代化钣金加工业随着我国现代化制造业的未来发展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钣金加工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量变发展过程,现在正面临着从弱到强的质的飞跃。
目前,总体上来讲我国钣金加工行业低端重复建设严重,市场竞争形势恶劣,钣金加工企业整体布局分散,个体规模较小,技术装备落后,产品精度较低,质量稳定性差,供货周期较长,管理手段原始,信息化程度低,规模化、个性化生产的能力很弱,离满足我国现有制造业发展中高端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钣金主要的生产工艺有数冲、折弯、压铆、焊接、装配等,每个工艺都有自己的功能,就像人体的器官,只有每个部分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环环相扣,才能让人们生机勃勃。以下是对钣金的各个功能的简要分析。
钣金下料
数冲和激光设备在钣金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钣金外形以及要求的孔和成形尺寸精确才会有后续尺寸精确的产品。
数控机床是一种能够适应产品频繁变化的柔性自动化机床,加工过程所需的各种操作和步骤以及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移量都用数字化的代号来表示,通过控制介质(如纸带或磁盘)将数字信息送入专用的或通用的计算机,计算机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和运算,发出各种指令来控制机床的伺服系统或其它执行元件,使机床自动加工出所需要的工件或产品。
主要结构分以下几个部分:
(1)CNC控制系统主要的控制指令都由此发出,并接收机床的各个部分发出、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集中处理,以控制机床的各个工作过程;
(2)液压系统在CNC控制系统支撑下的供冲头冲击所需的动力,执行T命令,m参数;
(3)冷却系统带走机床各个主页部分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使机床在稳定的状态下工作;
(4)工作台放置板材,由伺服电机控制X、Y轴进给,使板材加工位置和冲头的工人相配合,是加工的主要场所。
数冲的常见的加工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冲网孔、段冲、蚕食、切边角、自动移爪等,每一种加工方式都对应着特定的CNC程序指令,使用相应的指令可以使各种加工变得轻松,不易出错。当然CNC加工也需要合适的板材作为基础,影响CNC加工的材料特性是材料塑韧性和材料硬度。
一般来说,适中的硬度和塑韧性对冲裁加工是有益的。硬度太高会使冲裁力变大,对冲头和精度都有坏的影响;硬度太低,冲裁时变形严重,精度受到很大的影响。与硬度对立的是材料塑性,硬度高则塑性低,硬度低则塑性高。高的塑性对成形加工有利,但不适合于蚕食、连续冲裁,对冲孔和切边也不太合适。低塑性能提高加工精度,但冲裁力会上升。韧性对加工时的反弹起很大作用。适当的韧性可以抑制冲孔时的变形,韧性太高则使冲裁后反弹严重,反而影响了精度。
折弯成形
精良的设备离不开精确地展开图以及折弯工艺与其配备,只有图纸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得到保证,才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对于展开图,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标准,但主旨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延伸系数有不同的控制,以下简介展开图画法:首先,展开时,英制单位一律转换为公制(×25.4),当然公制是不需要变化的。其次,图纸标注尺寸与实际量测尺寸不符时,以标注尺寸为准,并按实际情况作下列处理:
(1)以公差要求最高的尺寸中最大的尺寸作为缩放基准,将整个图形缩放至与标识尺寸一致。
(2)若一小部分尺寸与实测尺寸相差0.1mm以上,则必须调整图元位置或大小以使其一致(错误的尺寸标注不在此列);再次,展开时,按照要求作出加工图元,并放置于对应图层。一般若无特别指明,则按照“毛刺向内”的原则来判断产品毛刺方向,展开后的图形按毛刺向下的方式放置。图形展开完毕后必须将所有图元(圆孔除外)串成复线,并清除断点,重叠图元。最后选用"样品外形倒角"命令将外形轮廓作倒圆角处理。所有由短小线段组成的图元必须重画为规范图元(圆﹑直线)。
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多先进的设备,其工作原理都是一致的。它是将上、下模分别固定于折床的上、下工作台,利用液压传输驱动工作台的相对运动,结合上、下模的形状,从而实现对板材的折弯成形。折床由四大部分构成:机械部分、电气部分、液压部分和CNC电气控制部分。其运动方式有两种:上动式,即下工作台不动,由上面滑块下降实现施压。下动式即上部机台固定不动,由下工作台上升实现施压。折弯加工顺序的基本原则是由内到外进行、由小到大进行。先折弯特殊形状,再折弯一般形状。前工序成形后对后继工序不产生影响或干涉。
顶级的设备需要精确地折弯工艺,一般折弯的公差在±0.2mm,但目前翰备能做到±0.1mm。折床使用的下模V槽通常为5TV,如果使用5T-1V则折弯系数也要相应加大,如果使用5T+1V则折弯系数也要相应减小,其加工范围是折弯线到边缘的距离大于V槽的一半。如1mm的材料使用4V的下模则最小距离为2mm。折床折弯时,当孔边到折弯线的尺寸过小时,适当工艺处理是,CNC时在相对应的折弯线上作压线处理,与客户确认将孔加大至折弯线上或者缩小底孔,在折弯后扩孔;反折压平:当凸包与反折压平方向相反,且距折弯线距离L≤2.5T,压平会使凸包变形。工艺处理:在压平前,将一个治具套在工件下面,治具厚度略大于或等于凸包高度,然后再用压平模压平。抽孔离折弯线太近时(不大于3T+R)必须在折弯线处压线或割线处理,以免折弯时使抽孔变形。电镀工件的折弯必须注意压痕及镀层的脱落。直边断差:当断差高度h小于3.5倍料厚时采用断差模或易模成形,大于3.5倍料厚时采用正常一正一反两折完成。斜边断差:当斜边长度l小于3.5倍料厚时采用断差模或易模成形,大于3.5倍料厚时采用正常一正一反两折完成。易模压凸包时,如果对凸包的高度要求很严则可考虑采用回压方式来保证其精度。
连接
很多产品需要装配,然而装配就需要连接,连接方式有很多种,焊接、拉(螺)钉铆接、抽孔铆合等。焊接相对而言比较普遍,焊接包括点焊、氩焊等,以下着重分析点焊。焊件组合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电流接头的接触面及附近区域产生电阻热进行焊接。铝材与铁材, 铝材与铜材,不锈钢与马口铁均可以混合焊,但铝材与铝材的点焊比较困难。点焊的总厚度不得超过8mm,焊点的大小一般为2T+3(2T表示两焊件的料厚),由于上电极是中空并通过冷却水来冷却,因此电极不能无限制的减小,最小直径一般为3~4mm。点焊的工件必须在其中相互接触的某一面冲排焊点,以增加焊接强度,通常排焊点大小为φ1.5~2.5mm,高度为0.3mm左右。焊件越厚两焊点的中心距也越大,偏小则过热使工件容易变形,偏大则强度不够使两工件间出现裂缝,通常两焊点的距离不超过35mm(针对2mm以下的材料)。在点焊之前两工件的间隙一般不超过0.8mm,当工件通过折弯后再点焊时,此时排焊点的位置及高度非常重要,如果不当,点焊容易错位或变形,导致误差较大。
氩焊: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的电弧焊。必须用夹治具定位,氩焊产生的热量特别大,使工件很容易变形,而薄材则更容易烧坏。铝及铝合金的溶点低,高温时强度和塑形低,焊接不慎会烧穿,且在焊缝面会出现焊瘤。如果两铝材平面焊接,通常在其中一面冲沙拉孔,以增强焊接强度.。如果是长缝焊,一般进行分段点固焊,点固焊的长度为30mm左右(金属厚度2~5mm)。焊接铁材时,若两工件垂直焊接,可考虑在这两个工件上分别开工艺定位孔及定位口,使其自身就能定位,且端口不能超出另一工件的料厚,也可以冲定位点,使工件定位且需用夹具将被焊处夹紧,以免使工件受热影响而导致尺寸不准。
拉钉铆接:通过拉钉将两个带通孔的零件用拉钉枪拉动,拉杆直至拉断,使外包的拉钉套外涨变大,从而使之成为不可拆卸的连接体。拉钉分为平头和圆头(也称伞形)两种。平头拉钉的铆接,其中与拉钉头接触的一面必须是沙拉孔,圆头拉钉的铆接其接触面均为平面。拉钉孔中心距边缘的距离大于2倍的拉钉孔大小,此时铆合强度最佳,如偏小则强度大打折扣。
结语
钣金行业是博大精深的,需要我们共同创新,深入分析,共同研究,以绿色环保为理念去开发去挖掘其更深层次的价值。
纵横半个世纪 MERIDA美利达50年里程碑大盘点
作者 : MERIDA美利达
2022
轮转五十年
在单车市场持续闪烁光辉、渡过半百的光阴,面对挑战,唯一以不变应万变的真理,是美利达对单车的热情。五十年,是个不短的历程,在每个阶段,美利达都带着谦虚谨慎的态度,鉴古观今,始终能满足全球车友对单车的期盼,而一起走过的辉煌,这份成功且宝贵的经验,也正是让美利达能不断展现生命力与创造力,来迎接下一个五十年。
2022
携手巴林战队,两度留名米兰圣雷莫
2018年,率先由尼巴利(Vincenzo Nibali)为美利达赢下第一座米兰圣雷莫(MILANO-SANREMO)冠军;而在2021年巴黎-鲁贝(Paris-Roubaix),REACTO的惊天旷世巨作光辉,曝光了莫霍里奇(Matej Mohoric)与R&D团队的天作之合秘密计划,以配备伸降座杆的爆改Scultura TEAM,很快地就在2022年迎来第二座米兰圣雷莫冠军奖杯。气势如虹,2022年度赛季也才刚开战,世界各地赛事便不断传回佳音,振奋所有车迷。
素有北方地狱之称的巴黎-鲁贝大赛(Paris-Roubaix),各种险恶的天堂之路充斥,是个令众车手闻风丧胆,却人人又想征服的竞赛殿堂。不仅对车手,对品牌来说也是,巴林·胜利一级职业车队(Team Bahrain Victorious)的“恐怖雷力”科尔布雷利(Sonny Colbrelli),没有让大家久等,也许正是刚中带柔的REACTO,协助他在最后一刻冲刺脱颖而出,率先通过设置在鲁贝自行车场的终点线,除了是他个人的惊世代表之作,也是让美利达品牌正式登录于2022年的巴黎-鲁贝历史清单之中。
2021
更名为巴林·胜利一级职业车队,继续传承巴林·迈凯伦竞赛使命
在迈凯伦(McLaren)卸下赞助商身份之后,巴林·迈凯伦(Team Bahrain McLaren)一级职业车队,便更名为“巴林·胜利一级职业车队(Team Bahrain Victorious)”,美利达则继续担纲赞助商与技术支持的角色,回馈车坛与车友。
2021
喜迎第70位伙伴加入美利达大家庭
首位国际合作销售伙伴,诞生于三十年前,而累积至2021年,在全世界已经有70个国家和地区的车友们,能体验到美利达的单车骑乘乐趣,我们继续携手国际上的伙伴,一同共创美利达单车世界村的宏远梦想。
2020
美利达与巴林·迈凯伦一级职业车队并肩作战
车队拥有者易主之际,原巴林·美利达一级职业车队(BAHRAIN-MERIDA PRO CYCLING TEAM),也顺势更名为巴林·迈凯伦一级职业车队(Team Bahrain McLaren)。美利达则继续保留赛车供应与技术协作的角色,共同互惠,持续研发创新,为世界顶尖车手们的赛车需求寻觅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2020
美利达崭露新一代低风阻公路竞赛车款
第四代的REACTO发布,树立了空力效益、舒适性的新标竿,身披一时之选的工艺科技内涵,外穿吸睛亮眼的美丽涂装,一举成为多个测试评比、设计奖项的夺牌常胜军,甚至是年度最佳车款的至高殊荣,当然也顺势担纲起一级车手争夺顶尖赛事奖杯的最佳利器之一。
美利达在生产工厂中导入了镭射切割设备,以缩短制程时间,减少耗损,并保有绝佳的精准度标准。由机械装置控制的切割技术,可以让车架保有多变化或是特殊需求的管型外观,而不会折损强度与耐用度;精准的切割,使得管与管的搭接,周围能更贴合,使车架整体能达到最佳的刚性与耐用度性能表现,特别是在电动车的制程,像是超大管径、电池置放的管形设计需求,更是如虎添翼。持续投资新设备,也是美利达能持续保有创新力的关键因素。
在“砾石车(Gravel bike)”的概念尚未成为气侯时,美利达就已经推出成熟的SILEX车款,并很快地在世界各地圈粉起来。有的当作多用途车款,平日当作灵敏好骑的通勤车,假日转变为旅游野宿的好伙伴,有些热血车友更是在冬天泥泞雪地的环境用来当作训练专用车款。
2018
尼巴利勇夺米兰圣雷莫冠军
巴林·美利达一级职业车队(BAHRAIN-MERIDA PRO CYCLING TEAM)在位期间的“鲨鱼哥”尼巴利(VINCENZO NIBALI),除了为他自己也为美利达赢得了难能可贵的米兰圣雷莫(MILANO-SANREMO)冠军。
2018
Gunn-Rita的人生成就,第30座世界杯冠军
自1996年World Cup首冠入袋,时隔22年后,Gunn-Rita Dahle Flesj?硬是在2018年退休前,将World Cup战果累积至不可思议的30座冠军奖杯,而且在此前稍早的时候,她其实才刚在山地车马拉松欧洲锦标赛摘得桂冠。除此之外,10次世界冠军,9次欧洲冠军,奥运金牌,职业生涯的辉煌战绩成就,恐怕很难被超越了。
2017
美利达以eONE-SIXTY夺得首个创新设计奖
eONE-SIXTY的崭新设计与机能性,为美利达带来首座创新设计奖,也更加激励R&D团队提升设计实力,使后续的每一年都有新车款夺下该奖项,为车市不断注入活力。
2017
美利达继续以巴林·美利达一级职业车队进军WORLD TOUR顶尖赛事
在LAMPRE-MERIDA划下句点之后,美利达对顶尖公路竞赛的热情,不减反增。因缘际会参与巴林·美利达一级职业车队(BAHRAIN-MERIDA PRO CYCLING TEAM)的建军过程,做出无比的贡献,而车队主将尼巴利(VINCENZO NIBALI),也以环伦巴第(Giro di Lombardia)总成绩第一,为车队带来好彩头。
2016
美利达挺身推广碟刹系统公路车
美利达对市场趋势的发展慧眼独具,经常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公路车碟刹系统就是一个例证,在其他品牌尚犹豫不决时,美利达已经推出充足的碟刹公路车产品线,供车友选择。
2016
美利达eONE-SIXTY,为品牌历史写下新篇章
就在“电动辅助”字眼还未在单车媒体中大量出现的时候,美利达已经完成开发eONE-SIXTY,以长行程的双避震车为基础,整合了电池与马达系统,发布后随即引爆话题,将单车的骑乘乐趣带向新的境界,车友们无不印象深刻,也让品牌以eONE-SIXTY成功地切入电动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2015
美利达将工厂生产设备更新进化,使其成为世界先进的电动车生产基地
看准电动车会成为全世界单车市场的新宠儿,无论过去是单车新手或老手,甚至从未对单车产生兴趣的族群,都可能会被电动车所吸引。于是,美利达重资升级工厂设备,为即将引爆的市场需求,提前作出准备!
2013
携手美利达.蓝波车队(Lampre-MERIDA)一级职业车队,进入公路车顶尖市场
带着MULTIVAN MERIDA BIKING TEAM山地车队成功的经验,以品牌冠名的美利达·蓝波(Lampre-MERIDA)一级职业车队,进军公路车顶尖赛事殿堂。
2012
美利达首款低风阻空力车REACTO
NINETY-SIX、O.NINE与、BIG.NINE等美利达代表性家族车款,共同迎来新成员,美利达首款以低风阻崭新概念而生的竞赛级公路车REACTO,诸多先进的概念,为日后一系列的工艺进化,打下优异的基础体质,使REACTO在未来成为竞赛冠军的代名词。
2012
美利达荣获“全面生产管理”奖项
美利达将生产系统的综合效率提升,人员与设备的体质优化,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也让员工备感尊荣,与品牌一同成长前进,也因而获颁“全面生产管理(Total Productive Management)”奖项。
2011
导入环境友善的最先进喷涂制程
就在数年前进行一波工厂设备进化之后,在这年美利达将最先进的喷涂制程于工厂中建置完成,让产品制程更有效率,质量更稳定,对环境与员工的影响也能大幅地降低。
2010
汉米达赢得XCO世界冠军
山地车界的谐星,带给车迷无穷欢乐的汉米达(José Antonio Hermida),在加拿大拿下XCO世界冠军,为MULTIVAN MERIDA BIKING TEAM再添一份至高的殊荣。
2008
NINETY-SIX获颁德国BIKE杂志“里程碑”殊荣
依托长年经验的堆垒,每隔一段时间美利达的创意就会迸发出一款令人刮目相看的先进高端产品,NINETY-SIX就是其中一例。接近正式发布之际,由Ralf N?f在2007 XCO世锦赛骑着最新NINETY-SIX——超轻量的前、后短行程避震赛车,冲出第二名的佳绩。不仅如此,德国权威杂志BIKE,更是以“里程碑”的特殊奖项,给了无懈可击的背书。
2007
美利达斥资2亿新台币,打造科技工厂
为了维持市场竞争力,将R&D创意付诸实现,美利达投资2亿新台币,更新工厂设备,使其成为全世界最先进的制造工厂之一。
2006
Gunn-Rita与Ralf N?f,双双赢得XC马拉松世界冠军
这年是美利达的世界冠军年。得奖机器GUNN-RITA在法国成功捍卫守住XC马拉松世界冠军头衔,也将这奖项的总数量增加至3座,若单以世界冠军头衔来计算,则已经是累积至第六座,更可怕的是,在这场比赛之后没多久,她又在新西兰把世界冠军奖杯再增加一个,拿到第七座!而队友Ralf N?f也获得了男子组的XC马拉松世界冠军。
2004
美利达推出 UMF品牌系列产品
通过UMF (UNITED MERIDA FREERIDERS)子品牌的成立,来满足土坡车以及双避震重度玩家的骑乘需求,随即在土坡腾跃竞赛与世界各地的街道公园中,看见UMF踪影,顺势成立UMF VELO车队,赞助顶尖车手,延续品牌的市场营销能量。
2004
Gunn-Rita雅典奥运金牌,Hermida银牌
2004雅典奥运,是美利达极具代表性的一年,Gunn-Rita Dahle Flesj?骑乘镁合金单避震山地车,拿下女子金牌,为镁合金的车架材质,划下完美句点;而Hermida,则是以当时最先进的碳纤维CARBON FLX山地车,守住男子组银牌,也正式宣告新世代碳纤维材质山地车的到来。
2004
美利达成立MMBT山地车队,挥军前进世界杯
协同福斯商用车(Volkswagen),美利达将原本的山地车队,扩大成军为MMBT(MULTIVAN MERIDA BIKING TEAM)山地车队,在接下来的13年中,于XC、马拉松、争先赛等领域,总计囊括超过30座世界杯奖杯,2面奥运奖牌,15个欧洲冠军,以及另外15个世界冠军荣耀,可以说是山地车历史上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一支车队。
2003
SABINE SPITZ骑着镁合金山地车,赢得XCO世界冠军
SABINE SPITZ在2000悉尼奥运开始以镁合金单避震山地车出赛,并在短短的3年之后,就以同样的车架科技,赢得XCO世界冠军头衔。
2003
A-TEAM幕后主要推手之一
美利达与捷安特,成立了A-Team,旨在增进台湾自行车制造的生产效率与质量提升,接着吸引更多相关业者加入,连手打造了自行车供应列结构,健全了当今全世界的单车市场生态,因此在2016年结束。而其精神则仍在业界中交互传递着,持续影响着单车产业的正向发展。
2002
Gunn-Rita 拿下个人首座XCO世界冠军
在当时刚成军周年的美利达山地车队中,还是个新面孔的Gunn-Rita Dahle Flesj?,获得了充足的后勤支援,以出征顶尖的各大赛事。随即马上在2002年就赢得了个人首座XCO世界冠军头衔,向车界宣告她的统治时代正式到来。接下来几年,Gunn-Rita与美利达互助合作,包揽数不尽的冠军奖杯,为全世界的山地车迷示范了品牌与车手合作无间的最高境界。
2001
美利达R&D中心,座落德国马格斯塔特
在观察到单车市场需求的快速增加,更多的创新设计概念被激发,单车的种类区分越来越精致化,一种被推着前进的力量,迫使美利达决定携手德国主要的经销代理Centurion,共同朝着打造专业开发设计团队的目标,征召菁英人才,于是在德国马格斯塔特,成立了美利达R&D中心。
2000
镁合金山地车,骑进悉尼奥运
当时刚成军不久的山地车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测试开发新产品,于是车队成员之一SABINE SPITZ就带着美利达镁合金山地车前进悉尼奥运,在长达近两小时的赛程中,以第九名完赛,为美利达取得宝贵的实战经验。
1999
女子山地车队成军
在美利达创办人曾鼎煌先生推波助澜及核心干部的催生之下,女子山地车队正式成军,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美利达品牌,并且将产品以严苛的赛事来实战测试。2000年亮点车手为Sabine Spitz,Gunn-Rita Dahle Flesj?在2001年加入,2002年则是招来Irina Kalentieva,渐渐谱出后续精彩的山地车故事。
1998
镁合金山地车问世
美利达持续找寻着更适合的自行车材质,镁合金除了轻量化,其他的优势也正都符合职业竞赛的需要,于是成为当下的新宠儿。
1996
美利达为台湾首位获得ISO国际质量认证的单车制造品牌
创办人曾鼎煌先生,在早期就是以制造世界级的高质量产品为中心思想,在其带领之下,相关的生产设备越来越有效率,良率越来越高且稳定,也因而成为台湾首个获得ISO国际质量认证的单车制造商,再次向世界证明,来自台湾的美利达所制造的,绝对是高质量的自行车产品。
1995
美利达开发第一代电动车
早在当时,美利达就已经开发出第一代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累积的经验,也成为今日许多得奖车款的成功基石。
1995
美利达引入铝合金氩焊(TIG)技术
在追求更高效制程与高质量的产品目标之下,美利达导入了铝合金氩焊(TIG)技术,并与其他相关设备、程序达到优化的整合。这整套流程的名称,也正是美利达长青车款之一 MATTS(MERIDA Aluminium Tig-welding Technology System)的由来。时至今日,MATTS产品线仍继续为车友服务着,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的美利达自行车。
1992
美利达成为自行车业第一家股票上市公司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伙伴加入,制程与时俱进更新,触角越伸越广,全球市场的需求反馈越来越庞大,成长茁壮是必然的道路,这一切都促使美利达成为台湾自行车业第一家股票上市的公司,也酝酿了未来影响全球单车市场的原动力。
1988
挪威,美利达第一个国际经销商
创办人曾鼎煌先生一开始以经营代工为主,1988年决定以MERIDA品牌推出自家产品,没多久,挪威正式加入家族经营体系,为打开国际市场跨出第一步。
1980
山地车外销至美国市场
1980年代初,一种新型态的自行车类型——山地车正在萌芽,美利达当时赶搭上潮流列车,代工山地车,销往美国。
1974
为美国市场供应BMX与10速跑车
美利达早期的经营以OEM代工生产为主,开启台湾外销美国的BMX越野车盛世,以及10速跑车等。
1972
曾鼎煌先生创办成立美利达公司
半个世纪前,摩托车&工程师背景的曾鼎煌先生在一次美国出差时,亲眼目睹了自行车店特别张挂告示牌,(因于质量不良)拒修“Made in Taiwan”自行车的情景。感慨之余,那一幕激发了曾先生力图改变的斗志,同时他也看到了机会,因此决心于1972年创办美利达公司,专注于高质量的自行车研发与生产。
可别以现代的眼光小看了照片中这么一台怪异的No. 6 "motocross",当年可轰动了美国,跟风四起呢!这是美利达创厂后的第一款风云车,奠定了美利达往后稳步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