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导师

五象新区铝合金门窗厂家

John 0

文章目录:

1、蓬勃发展的五象新区集聚众多知名企业,投资前景广阔2、高坠致1死,南宁五象新区轨道御玺君临湾工程项目6·9事故查明3、从“短板”到“跳板”——周红波市长布局南宁“工业强市”

蓬勃发展的五象新区集聚众多知名企业,投资前景广阔

蓬勃发展的五象新区集聚众多知名企业,投资前景广阔

这是一片炙手可热的投资热土,比亚迪、瑞声科技、歌尔股份、浪潮、绿地东盟总部、中银香港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以及行业龙头企业纷至沓来。

这是一个加速积聚的产业洼地,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电子信息、金属及化工新材料、铝精深加工、林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一个个重点产业加速链式集群发展。

这是一串亮丽喜人的奋进成果,2012年至2022年6月,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8670.6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22128万美元。2016年至2021年,连续荣获广西招商引资专项考评第一。

抓发展就要抓招商,抓发展必须抓招商。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投资促进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新常态下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动态,实施了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产业大招商攻坚突破年、“三企入桂”、“行企助力转型升级”、“投资广西”百场招商推介、“项目为王”产业链招商、常态化驻点招商等一系列重大主题招商活动,重点围绕产业精准招商,提升招商引资项目质量,持续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着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以招商引资的大突破推动首府经济的大发展、大跨越。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砥砺前行。如今,客商络绎不绝,项目纷至沓来,绿城大地处处涌动着开放、开发、创业、兴业的热潮,处处彰显着市场活力与投资信心,一幅商潮逐浪、扬帆跨越的生动画卷正全面铺开。

坚持“项目为王” 延链补链壮大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今年1—9月,南宁市深化与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比亚迪投资合作,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5个合作项目,其中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项目、混合动力电池及新型电池项目、动力电池扩产项目均已开工建设,争取年内冲刺投产。

铝精深加工产业签约邕宁区潮力铝板带及铝箔项目、横州市潮力再生铝加工生产项目;传统优势工业签约横州市太阳纸业林浆纸一体化技改及配套产业园项目;新材料产业签约南方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项目;电子信息产业签约经开区无锡变格金属网格触控材料生产项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投促局立足南宁发展所需,依托首府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坚持精准招商、注重招大引强,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左右链配套,紧抓重点、优势产业绘制产业链全景图,相继出台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高端铝加工等产业链招商工作方案,精准开展招商工作,吸引了一大批企业、项目落户投资,推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比亚迪、太阳纸业、南方有色金属、多氟多、瑞声科技、世纪创新、瑞典宜家、东鹏特饮、葫芦娃药业、一力药业、中银香港、李宁高端体育等一批500强企业、行业知名企业落户南宁,实现了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新突破。

一个个重大投资项目、行业龙头项目的进驻,带来一次次发展动力的“加持”,催生着产业的快速成长,助推着产业一次次“进化”“升级”“蝶变”,首府南宁逐步成为筑巢引凤的烫金名片。

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持续完善、集聚效应逐步凸显、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产业发展策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南宁市将产业发展目标瞄准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电子信息、金属及化工新材料、铝精深加工、林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六大千亿元产业,市投促局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开展精准招商,通过委托招商、以商引商、驻点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强化招商引资网络,搭建投资交流平台。

今年以来,该局多次组织各县(市、区)、开发区赴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开展产业链招商,上门服务重点企业,面对面协调解决企业难题。不少产业“大牌”接踵而至,选择南宁、落户南宁,将广西首府的区位、政策、环境优势与企业拓展市场和商机相结合,化优势为机遇,化开放为发展。

聚力“换道超车” 抢占产业升级新赛道

“南宁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吸引了一个个优质的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企业入驻,产业发展前景可期。”对于投资南宁的未来,广西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吴林十分期待,“南宁市相关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将为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南宁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城市,最大的优势在开放,开放的重要方向在东盟。南宁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区域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中作用巨大、使命光荣。当前,南宁正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支持南宁推动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自治区开工建设平陆运河和抢占新能源汽车赛道先机的三个重大发展机遇,围绕国家所需、南宁所能、企业所愿,抢占新领域新赛道,引进比亚迪70GWh动力及储能电池、3万吨碳酸锂等系列项目以及多氟多20GWh电池项目等,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配套日趋完善。

南宁市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工业实现“换道超车”打下了坚实基础。市投促局紧紧锚定发展“新赛道”,坚定不移抓招商,以比亚迪为龙头加快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务实推进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电池等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延链补链,努力在经济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上抢占先机;详细梳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清单,突出重点产业、务实精准引进,着力把更多配套企业引进到南宁市落户,进一步提高本地配套率,为延伸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集聚、培育增长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南宁市围绕比亚迪、合众汽车、多氟多电池等已落地头部企业,精准筛选40家目标企业(其中比亚迪供应商目标企业23家)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和委托招商工作。

今年1—9月,全市“项目为王”产业链招商新签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项目27个,总投资额614.39亿元。全市已有规模以上新能源汽车企业17家、动力及储能电池行业企业6家,另有玉柴工程研究院、南宁华数轻量化电动汽车设计院等研发机构。

创新招商方式 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投促局发挥业务主管部门作用,创新方式、整合资源、主动出击,精心谋划项目、切实完善机制,把“招什么”“谁去招”“怎么招”“如何落地”等问题谋实做实,全力招好商、引强资,下好招商引资“一盘棋”,为高质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更多的途径和方法。

强化统筹协调机制建设

成立市领导牵头的3个“三企入桂项目落实”专班、12个“行企助力转型升级”专班、16支“项目为王”产业链招商工作队,统筹全市各级各部门合力抓招商、推项目,不断压实产业招商主体责任。成立16支驻点招商队伍奔赴重点招商区域推进百日攻坚和常态化驻点招商。全市行业招商、项目推进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大,“领导重视、基层努力、县区主抓、部门配合”的招商引资工作格局进一步提升。

“按图索骥”精准招商

围绕“四类”500强、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招大引强、招新引优,为每个重点企业量身打造2个以上高质量招商项目,持续精准对接;在工业方面加强研究,绘制重点产业链全景图,精准指导招商引资工作。

常态化驻点招商

全市16支驻点招商队伍深耕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三大重点区域,区市县联动合力洽谈引进产业项目,按区域、按产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搭建市级合作平台,组织专题推介活动。

探索市场化招商

坚持以“政府主导、系统谋划、市场运作、协调推进”为方向积极探索,支持和指导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五象新区、江南区等成立专门招商公司,培育专业化招商人才,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以市场化招商运作模式,创新开展专业化市场化招商。

创新以商招商

创新“以商招商”城市专场招商推介会模式,挖掘数字经济产业上下游、配套和关联企业(项目);深化与大湾区、长三角、港澳台等地区在邕投资的重点企业、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商协会和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中介招商、委托招商,先后聘请投促顾问、委托机构,积极拓宽全球化招商引资网络渠道,提升招商成效。

优化营商环境擦亮投资兴业金招牌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南宁市各部门尽心尽职尽责、全心全意服务企业,为我们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便利,使我们感到宾至如归。”在2022南宁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广西华仁医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季风点赞南宁投资环境。

为何该企业有“宾至如归”的感受?季风说出了心里话:“在南宁落地让企业很有安全感、稳定感,能聚精会神谋发展。同时,南宁简化的行政审批程序也为企业节省了时间成本,让企业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中。”

南宁持续优化投资环境,落实纾困惠企政策,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产业项目纷纷落地,不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投促局加大创新力度、提升服务效能,按下优化投资环境“快捷键”,用好惠企优企“关键招”,为首府不断释放招商引资磁力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为企业项目落得住、留得下、发展好提供了沃土。

体制机制健全

成立重点项目服务工作组,由市领导联系推进重点项目,畅通政企联系渠道;建立健全政企沟通、投资项目代办服务、投资投诉举报等“三大平台”服务机制,积极构建亲商安商的新型政商关系,畅通政企联系渠道,强化项目推进协调服务;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完善外商投资促进、项目跟踪服务和投诉工作机制。

惠企措施精准

牵头出台《南宁市工业招商引资项目中介奖励办法(试行)》《南宁市兑现落实利用外资有关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等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政策支持力度;开展“招商引资政策落实年”行动,强化区市县部门联动,重点协调落实项目土地、厂房、资金等关键要素,落实优惠政策,推动项目加快落地见效。

高坠致1死,南宁五象新区轨道御玺君临湾工程项目6·9事故查明

8月18日,本报从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获悉,南宁五象新区轨道御玺君临湾工程项目6·9高坠事故已于近日查明。据悉,2023年6月9日15时40分许,在南宁五象新区轨道御玺君临湾工程项目,发生一起高处坠亡事故,造成1人死亡。

调查显示,事故项目的建设单位为南宁轨道地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睢涛。施工单位为广西建工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祖训。专业分包单位为广西万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何永森。监理单位为南宁市城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黄植英。

经查明,事发前吴某海与广西万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门窗班组龙春新联系,称想到龙春新所做工地项目找活,2023年6月8日龙春新告诉吴某海现在做的是轨道御玺君临湾工地的2栋、3栋、5栋、6栋楼的铝合金门窗安装工作,并交代吴某海有时间就到轨道御玺君临湾工地项目做工。

2023年6月9日9时30分许,广西一建公司轨道御玺君临湾项目部安全员韦有良和施工员黄祖冠在6栋巡视过程中,听到坠落的声响,立刻赶往响声地点,发现1人趴在6栋1楼采光井内倒地不起,安全员韦有良和施工员黄祖冠发现后,立即向项目经理唐培中报告,在项目经理唐培中的指示下开工地面包车将伤者吴某海送往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进行救治,于11时08分许经医院抢救无效确认死亡。

经调查认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吴某海在未进行任何培训的前提下,进入轨道御玺君临湾6栋铝合金门窗、楼梯栏杆工程现场,安全意识淡薄导致事故发生。经核查:吴某海系广西万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安装班组新招的安装工人,出事前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等培训,未办理相关入职手续,未在广西一建公司轨道御玺君临湾项目部进行报备。

事故的间接原因为广西万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不到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缺失,对施工工人管理松懈,施工项目未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调查组认为,潘立,广西万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公司全面工作),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不到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缺失,对施工工人管理松懈,施工项目未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建议由南宁市良庆区应急管理局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广西万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建议由南宁市良庆区应急管理局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此外,南宁轨道地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需深刻吸取本次事故教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规定,增强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认真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广西建工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要深刻汲取本次事故教训,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强化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全面管理,加强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发现的生产安全隐患,要督促相关方及时进行整改,开展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杜绝此类事故发生。

南宁市城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要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严格履行好监理职责,加大对项目的监管力度,杜绝此类事故发生。(文|中国基建报 韦立军)

版权声明:本文系《中国基建报》原创报道,未经本报授权允许,严禁转载、抄袭、摘编,违者必究。

从“短板”到“跳板”——周红波市长布局南宁“工业强市”

新华社南宁10月18日电 题:从“短板”到“跳板”——周红波市长布局南宁“工业强市”

新华社记者胡佳丽、覃星星

“十三五”期间,广西南宁市市长周红波将最大短板的工业作为南宁市主导产业予以重点支持,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而今,南南铝技术装备水平进入世界同行业前5位。随着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等系列重大项目悄然落地,南宁渐渐行进至发展的快车道。

布局已成、落子有声,南宁“工业强市”战略棋到中局。

布局:筑巢引凤

一直以来,工业是南宁产业发展最大的短板。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的南宁市,2011年工业总量占全区的比重仅为12.5%。

周红波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坚定推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从2012年起,在市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年均落实6.2亿元现代工业发展资金,每年滚动安排7亿元工业用地储备资金和3亿元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每个季度,周红波市长都亲临企业现场办公。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玉林回忆:“每次来办公,市长总要找问题,让大家挠挠痒、出出汗。”

从2012年开始,广西南南铝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走上以精深加工为主的发展之路,生产的高端铝合金产品5年内一跃成为行业顶尖代表。

以铝加工产业发展为样板,南宁市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加快打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轨道交通装备、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集群,先后引进了申龙新能源汽车、科天水性等一批重大项目,涌现了富士康、中烟、桂芯等一批工业龙头企业。

“新区建设到哪里,产业就聚集到哪里。”2006年,五象新区建设在南宁市拉开序幕。每月到新区开协调会、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已成为周红波兼任五象新区管委会主任后的工作常态。如今新区功能不断完善,累计入驻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48家、境外上市公司19家、金融机构21家。

落子:实施步入“深水区”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并非易事。推动铝业提质升级是南宁工业发展大棋局的重中之重。

为突出创新驱动发展,周红波注重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企业研发团队建设,支持南南铝引进和培育以国外专家团队、国内专家团队和以硕士博士为主的中坚力量团队。

一流的专家团队使南南铝迅速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局面。以年产20万吨航空交通铝合金新材料项目为载体,南南铝组建了广西航空航天铝合金材料与加工研究院,在代表铝精深加工最高水平的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等领域不断突破、全面开花。

南宁中车铝材精密加工有限公司是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设在南宁的核心子公司,主要从事高铁、地铁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通过市场换产业的方式,南宁市引进中车公司在南宁投资建设轨道交通装备基地,利用南南铝生产的高端铝合金材料实现了“南宁地铁南宁造”。

助推:一张蓝图绘到底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南宁市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11.46%,产值在全市的占比为41.87%,高于去年同期1.93个百分点。

记者了解,为抢占汽车轻量化产业发展先机和电动汽车产业高地,加快南宁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周红波市长推动南宁市与华中数控签约共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研究院,目前正建设一条国内领先的轻量化白车身生产线,计划年底建成投产。

2018年,周红波还促成与东北大学签约共建广西先进铝加工技术创新中心。创新中心以先进装备设计生产技术为引领,结合南宁铝加工产业基础,计划于明年4月20日前设计制造出国内首台套大型铝加工热处理装备。

周红波表示,推动城市跑出“加速度”,要多出实招继续打造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业态,切实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把一张蓝图绘到底。

隔音降噪门窗品牌

高端门窗品牌

断桥铝门窗

高端断桥铝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