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59岁在日本教书的马云,已走上了另一条“康庄大道”-马云一年能赚多少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文|西九
编辑|汀洲互娱
2019年,55岁的马云宣布退休。
互联网一代传奇人物,即将落幕。
自此之后,他就鲜少露面。
但最近,有网友遇到了马云。
如今已经59岁的马云,竟然出现在东京大学。
教师出身的马云,又回到了曾经的岗位。
在东京大学当起了教授。
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
01
有网友表示支持。
毕竟教师本就是马云的老本行。
当初马云提出要退休时,就说过希望再重新回到教育行业。
争做“蜡炬成灰泪始干”!
现在他如愿以偿,当起了教授。
也算实现了自己的晚年愿望。
但也有网友表示不理解。
在中国发家的马云,赚得盆满钵满。
怎么到了晚年,却去了日本呢?
国人对日本的印象,向来不好。
况且中国人向来讲究,落叶归根。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至晚年的马云,理应留在国内。
当然,网友对此举不满的最重要原因。
是因为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教育乃国之大计。
某种程度上,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运走向。
马云作为中国的传奇人物,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人物。
其阅历和经验都非比寻常。
如今他跑到日本教书育人。
把自己的经验知识,传授给日本人。
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日本的发展呢?
基于此,甚至有些网友,把他和小燕子作对比。
认为二者,本质上都是一类人。
置家国情怀于不顾。
但也有网友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他之所以选择去国外教书,是因为那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
与之更契合。
换句话来说,马云的教育目标,在日本更容易实现。
抛下他应不应该在日本教学这个问题。
马云这个人本身,就是成功与失败的矛盾体。
02
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地露齿而笑。
拥有一副5英尺(1.53米)、100磅(45千克)的顽童模样。
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着拿破仑一样的身材,同时也有着拿破仑一样伟大的志向。
这是《福布斯》杂志,对马云的评价。
一个人能做到这样的成绩,必定有过人之处。
而马云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其打不死的“小强精神”。
马云从小家境不错,父亲也是有官职的。
所以从小对他的教育就不曾松懈。
马云小时候非常调皮,在学校里三天两头被叫家长。
关键他做的事,又不能完全算错事。
每次叫家长的原因,基本都是和同学打架。
但这种打架不是故意惹事欺负人。
而是为了义气。
他的朋友每次受欺负时,他总是冲在第一位。
为朋友出气。
可能是从小受到金庸小说的影响,他从年少时就“忠肝义胆”。
他是为了帮朋友才打架。
父母也不能过分责怪,每次都是耳提面命。
希望他能把心思放到学习上。
其实,马云成绩并不算差。
当然,这个前提是如果数学不拖后腿的话。
马云的数学,从上初中开始,就是薄弱科目。
一直到高中都没补上来。
到了高考的时候,毫无疑问,还是被数学拖了后腿。
1982年,他第一次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
强烈的挫败感,让他一时慌了神。
无奈之下,就和表弟一起去应聘服务员。
他也因此受到第一次赤裸裸的歧视。
表弟应聘成功,有了工作。
而马云却失败了。
酒店方面给出的理由是:
你的外表,不利于我们酒店形象。
灰心丧气的马云,只能听从父亲的建议。
蹬着一辆略微破旧的三轮车。
穿越杭州的大街小巷,给杂志社送书。
这个工作,有一个很大的好处。
就是他可以抽空去练习英语。
马云虽然数学极其差,但英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他从小就喜欢用收音机,听英语节目。
他高考失利之后,恰逢开放新时期。
杭州的外国游客非常多。
所以他在闲暇时间就蹬着三轮车,去西湖边找外国人,给他们当导游。
练习口语,提高英语水平。
次年,他又进行了第二次考试。
这一次,数学虽然有所进步。
但也只有19分,距离考上大学,还是非常遥远。
眼看两次高考,数学成绩都不尽如人意。
父母就劝他要不放弃这条路,去学习一门手艺。
以后也好生活。
但马云要是听从了,中国商界就会少一位传奇人物。
他属于不轻易言败的类型。
尽管内心也会有挫败感,但从哪摔倒就从哪站起来。
他还是力排众议,进行了第三次高考。
这次,成绩还算不错。
数学考了89分。
但距离本科线,还是差了5分。
本以为这次还是以失败告终,不承想天时地利人和。
他竟迎来了转机。
这一年,英语专业招生指标没有招满。
所以破格录取。
1984年,他终于成功考入师范学院英语专业。
多年苦读,终于一朝如愿。
不学数学之后的马云,成绩一骑绝尘。
基本稳定在专业前五名。
所以在学校的时候,他就经常会接到一些翻译的活。
他的商业野心在这时已经显现。
03
毕业之后,他跟家人好友,借了一些钱,成立了海博翻译社。
这个翻译社刚开始,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为了生存下去,他就辗转各地,去进一些小东西拿来卖。
有一段时间,他的翻译社还卖鲜花、饰品。
此外,还卖过一年的医药。
为了增加销量,他带着几个工作人员到处推销。
风吹雨打,栉风沐雨。
在这样的努力下,经过两年时间,翻译社终于收支平衡。
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外教比尔。
比尔在美国早已接触过互联网。
马云敢想敢干,不惧创新,对此也非常有兴趣。
所以比尔就带着他去国外考察互联网行业。
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
趁着这股东风,马云在1995年推出“黄页”。
外国人可以在这个网页上看到中国的商业信息。
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黄页对于信息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这个网页功能有限,上升空间不大。
所以1999年,他创建阿里巴巴。
商业帝国从此开始搭建。
阿里巴巴正式开启了中国的互联网之路。
其目标是带领所有小企业走上致富之路。
阿里巴巴打造全球跨境电商平台,
拓宽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
对国家来说,意义非凡。
同时,支付宝也完全改变国人的消费习惯。
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完成各类支付,方便日常生活和消费。
支付宝与银行合作,推出了蚂蚁花呗、借呗等产品。
满足了个人和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推进了金融普惠的进程。
他的商业帝国,从各个方面讲,都是里程碑式的。
但随着他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他却好像逐渐有些飘飘然了。
04
马云在大学期间就是围棋社的负责人。
非常喜欢下棋。
在棋局中,他步步为营,大杀四方。
这种谋略也被他带到了生意中。
精于谋划,也是他屡陷争议的原因。
2011年,马云的所作所为被业内大佬指责,缺乏契约精神。
阿里巴巴集团实际上是一家外资企业。
支付宝最初是由阿里集团推出的,算是它旗下的产品。
但是为了让支付宝在境内更大范围推行,他就必须获得央行发放的支付牌照。
而央行的规定是:
关于支付许可证的企业必须100%内资控股。
一旦支付宝转成内资控股,必定让大股东们的利益受损。
所以董事会并不同意把支付宝转成内资控股。
但在股东反对、董事会未通过的情况下。
马云仍然单方面决定:
断掉支付宝与阿里巴巴集团之间的协议控制关系。
把支付宝所有权转移到马云控股的浙江阿里巴巴集团。
此举一出,各类金融媒体,纷纷谴责马云霸道专横,毫无契约精神。
马云却说:
我只是为了让支付宝发展得更好。
马云自始至终,都有自己的一套商业模式。
为了成功,他不择手段。
马云之所以能够成功,绝非偶然。
他有常人没有的毅力和勇气。
在互联网刚刚在中国兴起的时候,他就敢一马当先。
创立互联网公司。
这份远见,没几个人能比得上。
结语
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
无论是否有契约精神。
亦或是人至晚年,跑到日本传道授业解惑。
马云对于国内互联网行业的推动力。
都是不可忽略的。
他为中国经济的腾飞,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此外,他也表示,想深耕农业领域。
将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引进国内,为发展现代化农业添砖加瓦。
也许未来,马云还会为我国的其他领域,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