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深圳中山交通,一天之内,释放两个利好!-深中通道利好那些上市公司
最近,同为大湾区发展重要节点城市的深圳和中山,在交通互联互通上又有新动向。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注意到,
正在稳步建设中的重要工程深中通道,于2月28日迎来了一项关键性建设进展。
就在同一天,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召开2023年度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确定今年深圳交通建设规划。其中提到,
深圳将研究出台深中两地城际客运一体化方案,构建珠江东西两岸客运走廊。
深中通道迎来关键性建设进展
海底隧道今年将全线贯通
2月28日,历时21小时作业,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浇注后首次重载推入圆满完成,与E23管节成功实现合体,工程建设取得关键进展。
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工程,全长约
24
公里,桥梁工程长约17公里,海底隧道沉管段长约5公里。
海底隧道沉管段由
32
个管节和
1
个最终接头组成,为世界最宽、最长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
深中通道最终接头,长5.12米,宽46米,高9.75米,重约1600吨。
作为沉管隧道的关键控制性节点工程,深中通道最终接头在世界范围内
首次采用了“水力推出+千斤顶推出”双系统。
当前,一次舾装作业已全面展开,M字止水带安装、端封门外侧牛腿安装、管内压载水系统施工正在快速推进,
预计于2023年中完成最终接头浮运安装,届时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将全线贯通。
深中通道,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8公里,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
项目采用东隧西桥方案,线路全长约24公里,主要由这些关键构造物组成
长6.8公里的
特长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
主跨1666米
伶仃洋大桥
主跨580米
中山大桥
长约13公里非通航孔桥
东、西人工岛
深圳机场枢纽
等
采用设计速度
100公里/小时
的双向
8
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
目前,深中通道建设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海底隧道已完成
31
个沉管管节安装;东、西人工岛正有序推进建设;伶仃洋大桥正开展钢箱梁吊装施工,中山大桥正开展路面及附属设施施工。
2023年,是深中通道土建工程的收官之年,并将迎来两个重要节点,分别为
海底隧道全线贯通,伶仃洋大桥实现合龙。预计2024年,深中通道将建成通车。
深圳拟研究出台
深中两地城际客运一体化方案
作为中山、深圳两地最为直接的交通联系,深中通道无疑是实现深中两城交通一体化的重要推手。
而就在深中通道建设再传积极进展的同一天,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在2023年度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透露,今年深圳将研究出台
深中两地城际客运一体化方案,
构建珠江东西两岸客运走廊。
(点击阅读:
深圳港冲刺3100万标箱、新增停车位20万个…2023深圳交通建设规划出炉!
)
谋划深中一体化发展,离不开两地共同努力。据中山媒体报道,就在上月初,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公路事务中心主任曾伟战在接受公开采访时介绍,中山正着力推进深中交通一体化,具体包括
加快高速公路的建设,为深中通道未来通车做准备;加强轨道交通的衔接;推动深中公共交通建设;计划打造深中组合港。
更快更好更便捷,路通人通经济流通。
交通一体化,是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基础。深圳与中山同处珠江口,共拥伶仃洋,展望2024年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深圳到中山车程只需要20多分钟。届时,叠加两地城际客运一体化等利好因素,深圳、中山两市各要素加速融通流动,定将迎来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记者 / 杨烨
部分内容综合自 / 深圳交通 宝安日报 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