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国家安全!美国5200亿巨头被拉黑,曾恶意打击中国存储产业-美国云存储公司
文 | 卡普兰
近日,中国网信官微发布消息,
美光公司(当前市值约5200亿)产品在华销售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
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停止采购美光公司产品。
这家全球排名前五的存储巨头,
一直被指充当打压中国存储芯片产业的幕后推手,在中国市场的所作所为也备受争议。
然而,或许是“因果报应”,此次受到了制裁。
据报道称,自2018年以来,美光公司逐年加大游说力度,5年支出954万美元用于游说政府官员,以打击中国存储产业作为其核心目的之一。
他们是美国半导体行业中向商务部、贸易代表办公室游说次数最多的企业,且是唯一一家提出“关于中国及竞争”相关问题的美国半导体公司。美光的游说内容中,与中国相关的占比高达67%。
事实上,在上世纪的美日竞争当中,
美光也是第一家向美国商务部投诉日本存储巨头倾销DRAM产品的公司,可谓行业中的“矛头哥”。
如今,美光被“拉黑”后,一场市场份额的争夺战势必上演。事实上,此次“打压”美光公司的时机把握相当到位。当前产业正处于低谷期,需求不旺,因此并不会对产业链带来太大冲击。
与此同时,这些年来,中国存储产业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有资料显示,继2018年国内晋华被列入实体清单后,存储厂商可以进行替代的产品不断增多。
此次审查有望加速推动我国存储器产业链的发展,利好国内存储器厂商。
业内人士表示,受到美光事件影响,海外厂商如三星和SK海力士可能会受益。而
国内需求方面,有望转向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本土竞争对手。
一方面,审查打击了“恶行累累”的美光,另一方面,逼迫国内产业在竞争压力下走出舒适区,加速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
这次网络安全审查不仅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在激发国内存储器产业创新方面,也有积极作用。
同时,供应链安全日趋受到重视,半导体设备、材料等国产化替代趋势加速发展,也对我国产业发展无疑是一个利好。
在中国市场,只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那些优秀的外企产品依然可以进入市场,提升竞争。而那些违反规定、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也绝不能手软。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