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正在消失的老街,古老民宅多已破败,繁华落幕只剩凄凉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老街,不论老街的大与小,繁华与衰落,它们都是这座城市历史的缩影,文化的沉淀。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抽一天时间,漫步在老街,去寻找属于这条老街的记忆也是件惬意的事情。
在嘉兴南湖区、海盐、平湖交界处有一个形成于明代的古镇-新篁,那时的新篁镇与新丰镇、王店镇、钟埭镇并称为嘉兴县四大镇。在民国至解放后这段时间,因新篁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集镇始终人丁兴旺,工商贸易行业繁荣。那时在当地流传一句谚语“走过三关六码头,不及新篁中桥头”。
而新篁老街主要集中在港东、港西和朝南三条街路,古镇民居呈“丁”字形的河道沿岸。这是一个典型江南水乡,对外交通主要依赖水路,老屋老院跟小河并行,沿河成市。新中国成立后,新篁为公社、乡驻地,沿街新开了百货商店、服装厂门市部、邮电所、信用社、粮站、茧站、旅馆等,还新建了影剧院。
那时的老街各种各样的小店铺、杂货铺、理发店、布店、皮鞋店、药店、生资农药店等分排老街两旁,各种商贩来这里推销各色货物,每天清晨,天刚吐鱼肚白,老街就已经人群熙攘,群声鼎沸。繁华的市河上,乌蓬船从未停息过的桨声此起彼落,周边的村民将自家产的蔬菜、农作物拿到集市上售卖,换取生活物资。
光阴荏苒,过去的已经过去,如今的新篁老街已经归于平静,没有繁华都市的喧哗,很多房屋都是破旧不堪的,一些藤蔓和枝丫攀上楼房上,墙上是斑驳的印记,很多门窗都已经锈蚀,这里很难找见江南那些有名的古镇身影。
现在的商户大多已大门紧闭,住在这里的也都是还没搬迁出去的老人。走在老街的青石板路上,那些高低错落的屋脊,斑驳的院墙,裸露在外的青砖,是老街饱经风霜的印记。展现着尘烟遮挡不住的旧日繁华,那些店铺纹路纵横的木板门,显得厚重而又懒散。绵长的小巷一股凝重历史的悲凉感扑面而来,昔日的繁华早已烟消云散。
这里没有优秀的古建筑和历史人文,而且远离市区,没有任何开发旅游的价值。新篁终究会以另一种方式凋敝没落,没有年轻人居住其中的古镇会随着老年人口的减少最终会归于沉寂。多年过后,这里是否会被拆迁,青砖黛瓦被高楼代替,时间也将历史的记忆抹去,曾经的老街也只能成为历史书上几千字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