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重汽新一把手——谭旭光,以身作则“不争第一就是在混”-2015年中国重汽卡车公司商务大会
2018年12月18日,中国重汽集团2019年商务大会在济南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心无旁骛攻主业--合作共赢嬴 迈向高端"。
新一把手——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的亮相和发言,着实使人倍感振奋,也让大家看到了重汽在2018年是怎样一步一个脚印,铿锵有力的走过来的,以及展望了2019年,并且将自己的目标规划毫无保留的公之于众,坦然接受大家的监督,以表明中国重汽不只是"说说而已"的决心。
中国重汽2019年目标
中国重汽集团预计2018年销售整车30.45万辆,同比增长14%;重卡板块稳步发展,2018年预计销售重卡16.9万辆,销量行业第三,销量增速7.7%,增速行业第二;出口重型汽车3.63万辆,占国内重卡出口总量50%,稳居行业第一,出口业务连续十四年居行业第一。
到了2019年的年关了,中国重汽面临下一年的发展时,谭旭光董事长一字一句,自信的说出了中国重汽明年的目标:20万辆重卡、20万辆中轻卡。2025年目标:25万辆重卡、25万辆中轻卡、20万辆轻型商用车,收入达到3000亿元。
谭旭光讲话,掷地有声
谭旭光董事长亲自为获奖单位颁奖,在表示祝贺的同时也鼓舞了士气。这些行业精英们,用自己的恒心与韧性,让中国重汽稳当地走在了国内商用车尖端。中国重汽为经销商的信念点赞,为他们的成功点赞。
应对新形势、做出新策略
谭旭光董事长今年新任了中国重汽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职,接着就是遍地开花,在谭董事长的带领下,中国重汽全体员工面对新年新形势,整装待发!
1. 为推进高质量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全省资源高效配置的需要
为加快推动山东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提升综合集成水平,打造一流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就要实现高质量新旧动能的战略转换。
2.推动商用车参与全球竞争的需要
站在全球的视角,全球商用车产业整合已经基本完成。戴姆勒、沃尔沃、大众商用车旗下都有若干品牌。全球商用车产业整合是大势所趋,三大巨头在欧美日整合已经完成。完成之后就一定要跑到中国来,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中国企业必将参与全球竞争,参与全球资源整合,做优做强品牌。
3.应对中国汽车工业全面开放新形势的需要
日后会是是什么样的格局呢?少数企业做优做强,成为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很强竞争优势的跨国企业。。部分企业将被外资收购或重组,一定会有企业被收购重组,或者说国际三大商用车集团都想对中国企业进行收购重组。大部分企业存在着被淘汰出局的风险。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带来和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大家对商用车业务还蠢蠢欲动,都想进入这个行业。市场将会回答你进入这个行业对不对。
中国重汽:心无旁骛攻主业
谭旭光解释自己对中国重汽"心无旁骛攻主业"的理解。要将中国重汽打造成为与戴姆勒、斯堪尼亚、奔驰、沃尔沃等国际化强企并驾齐驱的世界一流品牌。量不是标准,标准是别人认不认你这个品牌,当中国重汽卖到欧洲市场,和戴姆勒一样的时候,这才是世界一流品牌。将中国重汽打造成为中国重要的重、中、轻型全系列商用车研发制造基地,做强重型车,提速轻型车。历史上我们叫中国重汽,但是我们要围绕中国重汽品牌实现全系列商用车的战略转型。要让我们卖重型汽车的人能够卖全系列商用车,有更多的价值提升空间。
荣耀的背后,是敢于否定自己的改革
改革让企业不断焕发活力。谭董事长说,要以发展为动力,以改革为纽带,为了证实中国重汽已经具备向全系列商用车转型的条件,他列举了以下几点:
1.中国重汽品牌享誉全球
这是无可争议的。2018年中国重汽实现整车出口3.63万辆,占据国内重卡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连续十四年稳居国内行业出口首位。我们从十年前的年出口1万辆,到今年的3.63万辆。
2.与德国曼恩公司合作
十年前中国重汽与德国曼恩公司合作,引进了TG系列整车制造技术,特别是引进了MC11、MC13高端发动机技术,在中国市场形成高端品牌口碑。我对整车不懂,向你们学习,但发动机你们要向我学习,曼公司这两款发动机是很不错的。大家说贵,贵有贵的道理。
3.轻卡7年奋勇开拓
轻卡历经7年努力,已经步入发展快车道,今年达到13.4万辆。轻微卡在中国市场巨大,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改革和城乡结合部的发展,轻微卡必然迎来转型发展,黄标车淘汰势在必行,给轻微卡带来了历史性的机会。
4.30年市场悉心耕耘
在中国,重卡我们是最强项,但是我们没有做到最强。我们对中国重型汽车的理解肯定是第一的,这是文化,已经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过30多年的悉心耕耘,中国重汽逐步建立区域化战略和品系化经营相结合的营销模式,打造了一个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经销服务网络;一支能力强劲、素质过硬的营销团队;一套保障无忧、遍布全球的"亲人"服务体系。我们的网络是最强的,我们的"亲人"服务已经形成了像海尔一样的服务品牌。我们的体系有力支撑中国重汽稳居国内行业第一梯队
四、实现战略目标,必须要改革!
我到中国重汽4个月,意见是中国重汽必须要改革。要完成向高质量转型,必须精准研究自己的"残"和"缺"。再往上跨一步,必须否定我们过去的"残"和"缺"。
中国重汽的"残"就是,发展生态不良。多头领导、相互掣肘、不同声音等情况都存在。
"缺"的是激情文化。一是产品创新意识弱,技术中心整天在技术大楼关门研发,没有走到市场一线亲身体验客户的需求是什么。二是市场反应速度慢,你找他,他再找别人,链条太长,很多事耽误了。三是管理运营效率低,在潍柴问题不过夜,中国重汽信息化滞后,连OA办公平台都没有。四是干部员工激情缺,我看了去年干部的收入,基本都一样,没有干好干坏区别。
怎么办?我的意见是把潍柴的文化引进来。一是核心价值观: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二是激情文化:不争第一就是在混。三是效率文化:一天当两天半用。四是干部文化:约法三章、八不用。
谭董事长的目标就是用3年时间将中国重汽打造成新一支钢铁团队、虎狼之师!
共同见证中国重汽的决心
1.中国重汽的品牌将会更加亮丽
四个都要成为顶天立地、具有差异竞争力的品牌。
2.中国重汽汕德卡高端客户群更加广泛
汕德卡目标就是品牌高端化、品质高端化、服务高端化,
3.轻卡迅速成为中国重汽的战略增长点
轻卡已经成为中国重汽新的增长点,下一步要迅速成为中国重汽全系列战略转型的新业务,要抓住产业升级机遇,实现弯道超车。要紧跟市场趋势,形成中国重汽特色,中国重汽中轻卡不是低价进入,是高端价值品牌进入。我们将协同全球资源,布局下一代产品,实现全系列商用车迈向高端品牌。卖重卡的代理商如何立即卖轻卡不是容易的事情,如何让买低端轻卡的客户向买中高端轻卡转型,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4.轻型商用车将成为中国重汽未来战略突破点
我们将全面布局大Van、皮卡轻型商用车。城市物流一定会出现转型升级的拐点,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5.重汽在全球绽放更大的品牌魅力
3.6万辆不够,明年要向5万辆迈进,一定要在出口方面用中高端参与欧洲、北美的竞争。
尖锐问题、从容面对
未来,各自参与全国竞争、全球竞争,但是我们要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建立全球合资合作的优势,建立资源合作共享的优势,把这三个优势聚集起来,共享战略资源,相互学习提升,使中国重汽和陕汽重卡共同迈向世界一流,中国重汽一定会共同为社会和股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1、潍柴动力怎么办
潍柴动力正全力推动我国商用车挑战世界一流水平,我们与我们的客户、竞争伙伴共同参与全球竞争。竞争和合作是市场的法则,有竞争、有合作,才能推动行业发展。
2.中国重汽和大众集团的合作问题
9月18日双方签订了未来进一步扩大合作的意向书。未来将共同探讨更大的合作。
3.未来新能源怎么办?
潍柴动力将全力支持中国重汽、陕汽重卡新能源商用车走在全球前列,整合资源共同打造新能源商用车动力总成优势。商用车都变成新能源不可能,但是局部地区的港口、城市部分物流车将来新能源是一定的。潍柴愿意与合作伙伴共享新能源资源,共同提升中国重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共同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蓝天保卫战。
4.在天然气发动机方面走在全球前列
将全力推广HPDI缸内直喷技术,让重卡天然气发动机气耗在现有基础上降低20%,2019年将完成市场验证,2020年全面进入市场。明年将向市场投放1000辆。
5. 新一代柴油机动力总成迈向世界一流
潍柴将于2020年向社会率先推出热效率超过50%的重型柴油发动机动力总成,并实现商业化;将在2025年热效率超过55%,2030年热效率挑战60%。
6.高科技为重卡行业带来了转型的机遇
现在都是90后、00后的孩子,开车讲究舒适。重型汽车智能化将是大趋势。
7.明年重卡行业的走势
摩根分析师之前说重卡将会出现悬崖式下降,但重卡行业一直往上回转。
国三及以下排放的车辆将陆续被淘汰,不会出现2015年那样断崖式下滑到50-60万辆,将来会在90万辆左右进行一段时间的调整。中国重型汽车行业具备了全球销售能力,出口总量在不断提高。国外重卡很难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人买重卡是挣钱的,享受是第二,挣钱是第一。预计在未来可预期的十年内,国外重卡不会超过5%左右。
8.对"量"与"质"的理解
谭旭光在最后的时候说道:"我不希望说,一定要当销量第一,我已经给中国重汽和陕汽重卡都说了,把"第一"这两个字去掉,要争创世界一流,站在全球的更高视野看,这水平多高。要成为品牌、技术、质量世界一流。如果我能够在我的任期内打造中国重汽和陕汽重卡两个世界一流,我觉得我对国人、对行业可以交代了。"
中国重汽的新一把手——谭旭光,在2018年即将结束的时候,交出了一份令大家都满意的答卷,在这样的规划和带领下,相信中国重汽的未来定会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