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导师

【推荐】中国造的车?不要!印度一句话惹怒众多网友-350卢比等于多少人民币

小智 0

2021年还没过去,我却听到今年最大的一个笑话(自认为),印度居然劝告马斯克:

不要在印度销售中国制造的特斯拉电动车,想卖可以,需要来印度建厂制造......

看到这样的消息,想必每一个

中国网友

都会跟我一样打个“瓮号”:

就你印度也配?

先摆几个

印度坑惨美国车企

的真实案例,再来跟大伙聊聊特斯拉(中国造)以及华系汽车品牌热销国际市场的情况,好好打脸这个到处“

眼红

”的咖喱国。

1、

日前福特汽车正式宣布将重组印度汽车业务,关闭在印度的所有汽车工厂。

划重点:所有!

原因很简单,福特在印度待了

25年

,汽车市场份额至今只有

1%+

,福特卖不动,归根结底还是

印度这个国家“太穷”

,压根就无法大体量消费稍微贵一点的汽车。

因此像铃木这种只在印度销售

廉价小型车

的品牌才是他们的心头好(铃木在中国小车卖不出去,又不懂做改变,只能另谋出路)。

所以在过去10年,福特在印度

亏了20多亿美元

,连打算与印度本土汽车制造商合作,共享平台和代工等替代方案都放弃了,高喊老子就是要:

退出!退出!退出~~~

至此,像是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装配厂、南部的金奈汽车制造厂等工厂都在明年之内全部关停,不再为印度提供车型,

福特在印度的扩张之路宣布告吹!

2、

除了福特,通用汽车在印度的塔里冈工厂已经于2020年出售给了长城汽车,长城接手后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此时通用汽车也退出了印度市场,而哈雷戴维森去年也宣布撤出印度,丰田甚至在印度削减了40%的产能.....

此次印度道路交通部长Nitin Gadkarii喊话特斯拉,心里打着如意算盘,试图激励印度本土新能源车的发展进程,并借助特斯拉的技术导入,想与“

中国制造

”抗衡。

但要清楚一点,目前印度本土汽车品牌除了

塔塔汽车

马恒达

,其他都是小喽啰,但即便如此,塔塔汽车只占印度市场

7%

的市场份额,马恒达更是只有

5.6%

而在新能源领域印度基本处于

没起步阶段

,丝毫拿不出任何一台值得称赞的产品来获取本土市场的偏爱。

如果有,这算不算?

继续表演杂技就好?

马斯克早在几年前就说过要进军印度市场,包括去年也提起这事,但印度对进口汽车采取了超高的进口关税,

高于4万美元征收100%的进口关税

低于4万美元也得是60%

所以马斯克希望印度可以降低关税,避免成本叠加导致过高的汽车售价,而无法获取更多的用户和市场。

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

要知道,马斯克想在印度市场销售特斯拉车型,当然是为了在这个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开枝散叶,但其面向的用户将会是印度的富人。

此前有消息传出,出口到印度的特斯拉车型售价可能会是

350万卢比

(约46672美元,约298695人民币),100%的关税是避免不了的,毕竟这对印度来讲是一大笔利益收入。

站在马斯克的角度:

印度给我降低关税,卖得好我可以考虑在印度本土建厂生产。

站在印度方的角度:

中国造的特斯拉我不要,你来我这,我替你生产我才让你降关税。

但印度人是不是忘了一件事:复杂的种族宗教关系、低效的生产节奏、薄弱的基建设施、高比例的贫困人口,不稳定的民生社会状况......

这一系列都是一家企业在当地生存所必须考量的,尤其是作为大宗消费的汽车产品,更要考虑市场潜在的规模和未来收益成效。

更可笑的是,由于

Model 3在印度进行道路测试时,发现离地间隙不足

,起码得把底盘升高25mm,让离地间隙来到165mm,这路有多烂就不用我提醒了吧?

权衡之下,

特斯拉优先考虑进口Model Y

,以保证不会随随便便就发生拖底的大场面。

一直试图进入印度市场的特斯拉很清楚,印度本土缺乏电动车基础设施以及更好的扶持政策,产品投放落地更是难上加难,正常车辆上路都怕“

卡裤裆

”这事,

你们(印度)心里还没点数吗?

在印度卖车,核心就是要便宜,在他们还在欢呼“蹦蹦”闯南走北之际,我们已经可以在祖国大地叫网约车边境游了,而且还可以是一台轿车,你说气不气人。

但印度也确实没资格嫌弃“

中国造

”,甭管是特斯拉还是其他合资车企,亦或是华系汽车,我们早已经走出国门,并在部分国际市场获得不菲的成绩。

奇瑞绝对是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是排头兵,今年1-8月份出口了16万台乘用车,占据产业出口量的20%。

但我们把目标拿捏近一点,以俄罗斯市场为例,今年哈弗汽车前9个月在其本土销售了2.5万台乘用车排

名第一

,奇瑞则以2.46万台屈居

第二

哈弗在俄罗斯卖得最好的车型当属

F7

,2020年单车卖了

11293辆

,占据哈弗汽车在俄罗斯销量的65%。

别看这1万多台貌似体量不大,在国际单一市场的单一车型中,这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而全球化一直是自主品牌的软肋,正所谓一口吃不成胖子。

长城在俄罗斯建造了一个全资、全工艺的整车工厂——

图拉工厂

,这让其在当地的产量更有保证,配合本土产销一体化的服务,价格上也更加有优势。

新工厂还生产F7x、H9等车型,最大年产能目标是15万台,进入俄罗斯17年的时间,其保有量已超过12万辆。

当然,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非3大主力市场形成销售网络连贯的情况下,哈弗已经在51个国家和地区铺设了销售网络,其中就有印度市场,这里再提一次:

通用汽车在印度的塔里冈工厂就是被长城汽车接手的。

去年12月,400辆红旗H9、HS7、HS5和H5就出口到沙特,成为红旗开拓阿联酋和挪威后的又一全新海外市场。

但今年引起大家较大关注的则是

红旗H9出口到日本市场

,并且价格卖到

50-68万人民币

,这可要比国内30.98万起售的红旗H9贵出

19万起

相同的价格在日本可以买到一台奔驰S级,如此一对比,红旗H9的定价和底气也真是够豪横的。

但作为舶来品,在海外市场卖得贵也属正常,毕竟去年把红旗H9卖到迪拜时也要比国内贵出10万。

上个月首批运往挪威的红旗E-HS9已经坐上运输船,有84度和99度两个电池容量版本,计划在今年12月向当地用户出售。

其中舒适型售价619900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47.335万,顶配版则售价779900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59.5525万,目前红旗E-HS9在北欧已经有500多个订单。

这里大家或许有疑问,挪威的E-HS9怎么比国内卖的还便宜(50.98-72.98万)?因为挪威进口的汽车无需缴纳增值税,且补贴额度高,便宜自然也就正常了。

吉利收购马来西亚的宝腾汽车后,直接帮助其扭亏为盈,在过去极其不易的一年中,也成为马来西亚唯一实现销量增长的品牌。

从今年1-9月份的销售情况来看,宝腾汽车占据马来西亚23%的市场份额,由博越和缤越换标的宝腾X70和X50成为宝腾汽车的销量砥柱,早在今年第一季度销售的5850台SUV就占到品牌销量的六成。

可别小瞧这几千台销量,作为人口仅有三千多万的国家,马来西亚市场的对手还有日系德系和东南亚等本土汽车品牌,竞争激烈,吉利接手宝腾后能让其市场份额打到23%,这是非常不易甚至是了不起的事情。

在2017年之前,宝腾汽车可是奄奄一息的状态,如今宝腾X70已成为马来西亚市场的热门SUV。以去年一整年为例,吉利海外销量增长25%,出口销售了7.3万台,目前业务已经覆盖24国。

再举个例子,早在今年1月份,中国汽车品牌在澳大利亚的销量首次

超过德系(3078辆)和美系车(2056辆)

,并排在第四的位置,上汽MG、上汽大通和长城一起发力为

华系品牌

拿下4198辆的销量成绩。

还有近期广汽传祺GS5被道奇品牌贴牌,并以酷威的身份出口至墨西哥市场,凭借时尚、大气、精致的外形与内饰,外加不俗的整车成本控制等优势,也受到了 Stellantis集团的青睐。

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市场布局,中国造的汽车甚至逐渐成为部分海外市场的抢手货。

就拿印度最在意的

中国生产的特斯拉

来讲,仅8月份就出口了31379辆Model 3和Model Y。

截至9月份,特斯拉中国已经出口超过10万辆新车,凭借卓越的产品力、更精良的品质把控,中国生产的特斯拉已经被交付到亚洲、东南亚、欧洲等众多海外市场。

从这点来看,印度居然敢劝说马斯克

不要把中国造的特斯拉销售到印度市场

,除了一开始提到的汽车消费能力弱以及基建薄弱等影响因素之外,印度哪来的勇气觉得

“印度造特斯拉”可以抗衡“中国造”

就凭3个人搬一块砖的“雷厉风行”?还是骑摩托的“碟人杂技”?

送一句话给印度:

洗洗睡吧,不管特斯拉去不去印度建厂,我们不关心,印度想要“用市场换技术”的幼稚行为自己去跟特斯拉玩,企图复制第二个“中国制造”,“基建狂魔”不屑对比。

光学影像测量机

上海医疗光学测量

影像式测量仪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