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连收2大喜讯,世界开始抛弃美元,美国已经嗅到不对劲了-中国还有多少美元
最近因为美国银行和金融体系的危机,伴随着美联储持续不断的加息,让各国都关心是否会爆发新一轮的全球新经济危机,进而被卷入危机当中。所以,很多国家都开始未雨绸缪,做资金避险工作。中国此前就为了规避风险,大量抛售美债。据数据显示,仅仅是2022年1月至今年1月,中国就抛售了价值1809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目前持仓量降至8594亿美元,创下12年来的新低。此外德、法、日等国也有抛售美债的举措。众多国家开始抛弃美元的背后,预示着去美元化时代的序幕正在逐渐展开。最近又传出两大消息,可能会加速各国抛弃美元的步伐。
据国内媒体报道3月29日报道称,中国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采购交易在上海达成,标志着我国在油气贸易领域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探索迈出实质性一步。此次液化天然气资源(简称LNG)来自阿联酋,交易量约为6.5万吨。中国天然气需求巨大,仅从2022年数据来看,进口天然气就超过1亿吨,LNG进口量6790万吨。有分析指出,此次国际进口液化天然气采购以人民币计算有利于促进国际国内市场的对接,以及资源高效循环,还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定价功能和流通性,促进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这笔交易也标志着中国成功将人民币原油期货合约的经验和模式扩展到了LNG市场,展示了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也在当日和中国达成了一项重磅协议。该协议指出,不再使用美元作为双方贸易的中介,而是采取以本国货币进行结算的模式。这意味着人民币和雷亚尔可以直接进行大规模贸易。这则协议对中巴两国来说算是一个好事,中国作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在去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1505亿美元,创下历史记录,近年来巴西也在逐步加大对华投资,仅2012年至2021年这几年,巴西对华直接投资存量就增长了114%。有分析指出,此次中巴双方达成的协议将有利于中巴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不能忽视的是,此前南美洲第二大国阿根廷已经和中国开展了本币结算业务,如今巴西这个南美洲第一大国也加入到这该阵营之中,此举将大大大增加南美洲其余国家和中国合作的欲望与信心。
东盟各国也开始商讨放弃美元转而使用本地区货币结算。东盟各国想通过使用本地货币,减少对主流货币的依赖,保护金融交易免受“可能的地缘政治影响”。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等国对此十分支持。
有观点认为,美元正在失去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3月30日在推特上分享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称:“这是严重的问题,美国的政策过于强硬,使其他国家都想抛弃美元。” 其实马斯克说的还算客气,美国的政策不仅仅是强硬,更多的是霸道。比如常常使用长臂管辖权制裁其他国家或者企业,但凡一个公司在美国有生意,或者在交易时使用美元,就要接受美国的监管。而美国的监管往往又被当作打压、遏制的手段。还有美国不断向外输出通胀,加上美国政治的不稳定性对全球市场产生了影响,例如美国政府对移民和国际贸易采取的保护主义政策以及贸易战导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一些国家对持有美元的风险感到不安,加大了国际社会减少对美元依赖,多元化外汇储备的需求。
大家常说的一句话:世界苦美元霸权久矣。在过去数十年间,美国在不断在地缘政治上“拱火”、“浇油”,制造冲突与矛盾,美国则从中获利。使用美元霸权收割世界财富,一方面世界贸易结算货币用美元,储备货币要用美元,另一方面美国再向全世界发行美国国债,使大量美元再回流到美国,形成美元的国际化大循环,其中既包括美元贬值、货币放水形成的热环流,也包括美元升值、美债缩表形成的冷环流,反正最终的受益者都是美国。在这样的美元霸权之下,国际社会自然要寻找出路。
美国知名财经评论员罗克-迪克特表示,“现在,去美元化正在世界各地发生,(多国)央行去年购买黄金的节奏比1987年以来的任何一年都要快,这表明这些国家都希望用黄金而不是美元来支持自己的货币”。
除了硬通货黄金,人民币也是不错的选择。就像我们前文所说的,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有专家指出随着人民币走出去步伐加快,以人民币为载体的支付系统建立完善起来后,中国的国际经济金融地位也就树立起来了。美国很显然对此有所察觉,但根据美国财长耶伦的反应来看,美国并不认为中国有这个实力。耶伦相信美元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并表示中国想要“尝试开发另一种避免使用美元的系统”是非常困难的。
耶伦的这个判断,短期讲,美元的霸权地位暂时还不会被推翻,但是长期讲,她还是过于乐观了。毕竟美元霸权建立起来也不过区区几十年时间。随着美元这一套收割世界的把戏逐渐被世界各国认清,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不过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