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导师

【推荐】中国资本的冲击力……-中国有多少资金

Rose 0

文/杨国英

今天与老友在金边相聚,欢饮到这一刻,就闲扯几句聊作更新。

前天,从曼谷来到金边,心潮一下子激荡起来,一些老读者知道,5年前,我曾在柬埔寨金边做过为期一年半断断续续的经济调研和探索,在这个地方结识了一些朋友,也在这个地方升华了一些国内老朋友的感情。

当时选择柬埔寨金边做经济调研和探索,没有别的原因,一是这里的经济梯度低,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二是柬埔寨是中国在东南亚的铁杆小兄弟,有“柬铁”之称,柬埔寨经济对中国具有天然的超强依赖性。

这两天,时隔3年半之后再次再到金边,感受最深的有两个:一是高楼大厦多了,二是中国人比以前少了。

高楼大厦多了,这个与疫情之前的两三年,中国人在柬埔寨蜂涌而上的海量投资有关,当时,金边地价和房价大涨,有柬埔寨特区之称的西港更是疯狂到离谱的程度。

现在,尘埃落定之后,尤其是被疫情压制了3年之后,西港从疯狂到没落至今没有明确回暖的迹象,作为柬埔寨首都的金边,当然要好一些,但是,来自中国的人流和资金流还是明显弱了一些。

这种短短三四年截然相反的景象,说实话,还是值得为之深思的。

中国人和中国资本对柬埔寨经济,确实具有超强的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事实不仅体现在柬埔寨,事实也不同程度体现在今天的东南亚、中东、南美、非洲等。

今天的中国人和中国资本之于全球新兴经济体的冲击力,这是不容置疑的,对一些地方的经济甚至已经到了一涌就疯狂、一撤就熄火的地步,甚至直接主导了当地的土地价格和房价,而对于非柬埔寨这样铁杆的新兴经济体,现在也已经到了局部主导的地方。

比如,今年上半年,之于国内经济的不振、以及东南亚不安全的舆情,据我调研的一些泰国曼谷开发商所言“最近两个月,曼谷的房子基本上很少有中国人来买,现在开发商都在重点开拓缅甸的客户,缅甸的老华侨和OLDMONEY对曼谷还是有兴趣的,缅甸太乱了。”

但是,在深度思考之下,有一个结论还是令人遗憾的,那就是中国资本的冲击力是强,但是,中国资本事实在柬埔寨并没有赚到大钱,再推而广之,在过去十年八年,中国资本之于全球新兴经济体的冲击,整体上都没有赚到大钱。

为了解决这个疑惑,今天下午,我特别拜访了江苏同乡会的尹会长,这位扎根柬埔寨20多年的江苏人,对我敞开了心扉,他讲了几点,我认为值得今天的中国资本和中国人为之引以为戒。

1,绝大多数中国资本和中国人对外的拓展,都是想赚快钱的。

想赚快钱没有错,但是,事实上天底下又有多少快钱可以赚呢,所以,事实导致的结果就是,柬埔寨或东南亚一有什么商机,中国资本和中国人就会一涌而上,不超过两年,就会造成当地这一商机的严重过剩。

这是中国资本的无序冲击,无序冲击之后,结果必然会是满地黄花,直接透支相当产业未来三五年的发展潜力。

2,绝大多数中国资本和中国人只想在国外赚钱,不想在国外扎根。

绝大多数中国资本和中国人,来到柬埔寨或东南亚之后,只会去租厂房,然后将每年赚到的钱转到国内,这直接导致中国资本在当地的产业,永远无法升级,时间一久,也就没有了竞争力。

事实不仅没有了竞争力,而且因为厂房是租金,房东可以不定期提高厂房租金,结果三五年、十年八年下来,绝大多数中国资本和中国人遗憾的发现,忙来忙去还不如房东赚的钱多。

而同样是日本人或韩国人,他们在柬埔寨或东南亚的拓展,基本上都是赚到钱之后,自己买地建厂房、并且不断升级设备,这事实是值得中国资本和中国人学习的。

最后,感慨几句:

未来,在国内传统产能明确过剩之下,更多的中国资本和中国人还是要走出去,但是,走出去希望越来越有序,走出去希望中国人不要坑中国人,走出去希望能够尽量扎根稳健前行。

记住,全球几乎任何国家,相比短期套利性资本,肯定更加欢迎扎根投资性资本,也会给予扎根投资性资本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记住,对外拓展的中国资本和中国人,你们在海外,给中国提供的是GNP,GNP之于中国当下和未来的重要性,其实是重于GDP的,所以,你们在海外的扎根稳健前行,其实同样是给中国经济作贡献。

再说一说今天的市场。

,片仔癀发布业绩快报,上半年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16.43%。

仅从二季度来看,净利润为7.606亿,同比增长21.68%,考虑到5月5日片仔癀锭剂每粒提价170元,约28.8%,由此可以看出二季度利润增长主要来源于产品提价。

而一季度片仔癀的利润增长11.66%,同比去年已经出现明显下滑,显示出公司业绩增长承压,管理层只能用提价来提升业绩增长。

但需要注意的是,提价只能在短期内带动业绩增长,不可持续,而且五月份提价幅度过大,在当前宏观背景下,可能未来数年管理层都难以继续用涨价提业绩的老套路了。

同时,与同是传统品牌中药的同仁堂、云南白药比起来,片仔癀的估值是最高的,在业绩高增长不可持续以及高端消费升级难以持续背景下,片仔癀未来想象空间较小,其估值可能会被下修。

从今天的股价也可以看出,面对上半年业绩的高增,股价并没有高涨,甚至还出现下跌,这也显示出市场对片仔癀未来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存疑。

2,发行底价从33.5元将至3.69元,非道路越野车第一股华洋赛车一折“甩卖”引关注。

华洋赛车在北交所6月过会后,发行底价拟定为33.5元/股,但近日,华洋赛车发布公告称,拟调整北交所发行上市方案中的发行底价,调整后发行底价拟定为3.69元。

接近90%的发行底价大跳水,这里面有什么隐情?华洋赛车给的说法是“根据证券市场的变化情况和维护股价稳定的需要”。

并且像华洋赛车这样,发行底价前后调整如过山车,在北交所并非孤例,今年以来调整发行底价的北交所IPO项目有保丽洁、豪声电子等,甚至出现直接对标每股净资产水平的操作,之所以北交所有很多企业发行底价“过山车”,除了与企业自身因素以外,还与全面注册制推行有关。

全面注册制正式开展以来,短期内上市公司数量增多,新股破发成常态,给公司的发行定价也带来压力,同时北交所在二级市场的市盈率和整体估值也呈下滑状态,再加上北交所不同于沪深交易所的新股申购机制,导致拟上市公司的发行价大幅下挫。

当然,北交所IPO企业频频调低发行价,也带来发行制度改革的呼声,但底价发行制度最早源于新三板精选层,随后被平移至北交所,是北交所发行特有的制度,在目前北交所的生态下,暂时恐难以变革。

3,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办法》旨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者的合法利益,最主要的是《办法》让大模型C端合规未来可期,利好AI在C端落地。

人工智能离不开数据、算力和算法,在本次《办法》中,数据成第一高频词,出现次数高达18次,而算力和算法出现次数为3次和6次,这预示未来数据建设或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

除此之外,“安全”一词也是文件中高频词汇,出现次数为14次,这也标志我国已经从政策层面对AIGC展开监督,对模型的安全评估审查、生成式内容标识、用户数据保护等提出多项要求,同时随着大模型更新迭代,AI安全产品从技术到应用场景与传统都有所差异,这对安全厂商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并且随着《办法》出台,市场AI领域的炒作逻辑也可能发生微妙变化,侧重点可能会转到知识产权方向,随着大模型性能愈发强大,就需要更大量、精细的物料去训练,而这些物料获取则面临着版权问题,《办法》明确了开展预训练、优化训练等活动需要遵守五方面内容,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的认定。

4,世卫组织将阿斯巴甜列为2B类致癌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发布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结果,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IARC、2B组)。

根据物质可致癌的确定性水平,IARC大致将致癌性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1类(确认致癌性)、2A(很可能有致癌性)、2B类(有可能致癌)、3类(尚不能确定是否致癌)、4类(基本无致癌作用),人们日常喝的白酒被归类为1类致癌物,由此可以看出2B类阿斯巴甜致癌可能性并不高。

但是,新闻的发酵与人们的恐惧心理很可能会对阿斯巴甜的应用产生不利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阿斯巴甜就被广泛应用于无糖汽水、预制食品、口香糖、牙膏、冰淇淋等多种食品中,目前国内市场有多款产品也将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但被归类为2B级致癌物后,这类产品估计人们不会再放心食用。

市场反应方面,6月底,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消息就引发了行业的关注,元气森林、奈雪的茶等国内饮料厂早早与之撇清关系,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尚未对此发声,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风波让生产其他代糖、尤其是生产天然代糖产品的企业从中获益。

影像仪测量仪

影像仪测量仪

影像测量仪器公司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