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资本全球化的路径和方法-保信基金
邀请嘉宾介绍
王世渝先生,富国富民资本董事长、保信基金联席董事合伙人、资深投资银行家、并购专家,拥有25年资本市场从业经验;中国资本市场第一代参与者;曾任万通集团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德隆集团金融混业平台金融产品部总经理;万盟投资者管理有限公司创建人之一、董事总经理;海南顺丰集团董事;中国工商联光彩49集团主要筹建人之一。主持上百家以上企业的改制、重组、上市、并购业务及大量的投资融资业务,在企业境内外上市、并购重组、投资融资、房地产金融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
声明:
以下内容来自海外投资并购分享圈线下私董会的部分发言内容。
近年来,中国资本在海外买买买的大手笔屡见报端。作为中国资本
“全球并购,中国整合”
思路的最早提出者,王世渝先生在跨境并购方面的经验丰富。在9/24举行的北航私董会上,王世渝先生告诉我们,买买买之后,中国资本还能做什么。
1
“并购”——金融在前、产业在后
目前,国内的并购以产业资本为主,产业在前,金融在后。
但是,由于中国整体上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发达国家企业的并购并不是甲方并购乙方的简单相加,而是重构甲乙双方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上的最佳配置方式。
这就需要创建新的并购工具。这个新的并购工具就是真正意义上的
海外并购基金
,用以专业地为海外并购配套提供金融服务。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颠覆式并购是指
资金在前(金融在前),产业在后。
具体操作流程可概括为:
先在国内设立并购基金,然后收
购国外标的企业,最后反向收购中国企业。
2
全球并购的巨大商业机会
2008年的经济危机,是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红利释放一空造成的,因此,不再有原来的周期性,尤其是人口老龄化不仅损失了生产力,更减少了消费需求。
“现在还看不到欧洲危机的尽头在哪里”。
这
形成了资产的低估,
使得全球并购有了很大的商业机会。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企业失去了在西方市场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失去了企业自身的优势。而中国不但拥有巨大的市场,还有可以降低的成本空间,所以,全球并购,市场巨大,可以说这是一个数以万亿计的市场。
因此,王世渝先生表示,
全球并购的产业方向就在于符合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
“我们差不多要完成的一个案例,就是其整个上游供应链在中国,未来巨大的市场也在中国,但深度加工和终端在海外。”
目前要做的就是,通过并购整合,形成新的产业链关系,使中国企业重新进入全球工业革命体系中。
3
“三明治”模式符合并购的商业逻辑
王世渝先生倡导的
“三明治模式”可以概括为三点:
一是金融在前,产业在后;二是先整合,后收购;三是建立并购基金,
以并购基金的形式出面并购,最后将国外低估值资产拿到中国高溢价市场兑现。
之所以说“三明治模式”符合并购的商业逻辑,原因在于:
第一
,作为并购基金,在并购谈判时没有产业倾向,因此,与标的公司在产业上不发生冲突,容易被接受。
其次
,并购基金在并购谈判时能够开出的条件,将使得基金在并购中占有优势。理由很简单,并购基金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创造的价值,不是以最初收购的价格来决定的。
同时
,并购基金对企业管理不敏感,它注重的是对战略的管理和提升,从而可以有效规避全球并购的整合难题和整合中的文化冲突。
海外投资并购分享圈,在这里你将收获:
1.海外投资并购分享圈是一个致力于打造跨境并购咨询整合与项目交流的平台,不定期举办线上讲座、线下交流活动,为金融垂直领域精英人才的工作学习、深入合作提供高端、精准的服务。会员主要由涉及跨境并购的投行、律师、金融高管以及企业家组成。
2.群里的每个群友都是经过认真审核筛选的高净值海外并购人士,主要为清华,北大,人大,北航校友为主,在这里,也许会收获大量志同道合的盟友,互通有无;
3.不定期在纽约或者北京组织线下并购投资交流分享活动,互相交流、学习和资源对接。
转自海外投资并购分享圈 作者 王世渝
本文由「华尔街俱乐部」推荐,敬请关注公众号: wallstreetclub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版权声明:「华尔街俱乐部」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以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WSCHELP微信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