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导师

【推荐】IFLY头条公务航空FBO收费究竟贵不贵首都机场公务机公司招聘

Rose 0

2019ABACE

16-18 April 2019

亚洲公务航空会议暨展览(ABACE)

今日民航IFLY连续第6年参展

2019ABACE公务机特辑出炉

自民航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通用航空机场收费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并在全国范围开展通用航空价格收费专项检查以来,整个公务航空圈的关注焦点纷纷转向FBO,业界呼吁多年的FBO收费过高问题,这次似乎迎来了“动真格”的回应。那么,我国FBO收费究竟贵不贵,此番规范调整又会给公务航空市场带来怎样的变化?

公务航空FBO收费究竟贵不贵?

撰文/本刊记者 薛海鹏

“公务飞行使用运输机场的航空性业务收费按照不超过运输航空的机场收费标准执行;公务飞行使用运输机场的非航空性业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具体收费标准应向所属民航地区管理局备案。”

民航局在2018年9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通用航空机场收费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专门针对公务机在运输机场的收费标准作出明确规定,这也是公务机在历次民用机场收费标准方案中首次被提及。

“这表明了局方逐步规范国内公务航空行业秩序的决心。”诚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务航空资深从业者所言,“此举有望为进一步推动行业规范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市场调节失灵了?

在民航局此次对公务机收费标准作出规范之前,我国还没有公务航空机场收费标准的相关政策出台。

无论是2017年《关于印发民用机场收费标准调整方案的通知》提出“通用航空器使用运输机场的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还是2007年《关于印发民用机场收费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民航发[2007]159号)将收费项目分为“航空性业务”和“非航空性业务”,均未专门对公务机收费提出具体要求。

“缺乏相应政策的引导和约束,市场自发调节具有盲目性,是国内公务航空FBO收费偏高的原因之一。”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公务航空服务专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另外,“国外FBO现行收费体系不能为我国FBO收费政策制定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参照。” 亚洲商务航空协会(AsBAA)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董事向本刊记者表示,“我国FBO运营与国外最大的区别在于利润来源不同,国外主要依赖的航油收费在中国行不通,国内FBO只能向地面服务要利润。”

因此,自我国主要枢纽机场纷纷投用FBO以来,收费总体实行市场调节,缺乏统一标准,各家收费自成体系,且多数采取打包收费的方式。

记者从北京、上海、深圳、三亚等地机场的FBO了解到,国内各FBO均有自己的收费价格体系,其“航空性业务”收费基本按照民航局的相关规定执行,而“非航空性业务”收费标准则依据运营成本拟定。

FBO收费价格贵不贵,作为价格最终承担者的公务机用户和运营商有切身体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某公务航空运营商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公务机飞国内热门中心城市的航班,其地面服务费用占运营成本的比例较大,如北上广深三亚等,占比可高达近60%。而其他普通城市的占比也不低,约占45%。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从业者表示,我国FBO收费总体水平要高于国外,但应区分来看。与美国市场相比,我国枢纽运输机场的FBO收费跟美国一些枢纽机场相比并不高,而一些非枢纽运输机场的收费与国外大多数机场相比,收费标准要高出不少。

“这跟我国FBO数量少、保障能力弱也有关系。美国FBO数量多,而且枢纽机场周边通常有公务机专用机场,充足的资源和充分的市场竞争,使得价格处在合理水平。”该从业者认为。

事实上,据本刊记者了解,国内真正具备为公务机及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能力的FBO并不多,即使是北上广深等地机场,在机坪、机库等保障资源方面也仍存在不足。而一些位于非枢纽机场的FBO以及尚未设立FBO的机场,在专用资源投入方面更显不足。

同时,“一些非枢纽运输机场经营FBO的理念存在问题,对FBO业务的期望值过高。”上述机场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个别FBO片面参照枢纽机场的FBO收费标准,而忽视了自身业务发展所处的阶段及所能提供的保障能力,做不到质价相符,造成国内FBO总体收费水平偏高。”该负责人表示。

规范调整=收费普降?

为降低企业成本负担、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民航局及时出台规范性文件,要求机场制定“以合理成本为基础”的收费标准,并“努力加强管理,降低经营成本,为通用航空企业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

首都公务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落实民航局文件精神,首都公务机联手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开展了有关公务机机场收费标准制定的课题研究,并就收费价格调整形成了初步方案,已向民航相关主管部门进行了沟通汇报。

“规范是应该的,但应综合考量,因地制宜。”该负责人表示,“不同机场的资源稀缺程度不同,FBO设施的完备程度及提供服务的水平存在差异,应综合考虑各FBO的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

上海霍克太平洋相关负责人认为:“FBO运行的成本影响因素较多,除各FBO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外,还有各地物价存在差异、各FBO对于未来扩张等的预计成本不能计入等。 ‘合理成本’是一个很好的价格规范参考因素,但如何界定‘合理成本’的标准或执行操作性方面的建议有待进一步细化。”

金鹿公务航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可不同城市FBO发展的差异较大,同时他认为,当地公务机航班量的大小对成本也有影响,航班量小,单个航班摊派的成本就高。

“‘合理成本’应在确保安全和服务的前提下,一方面严控成本支出,另一方面综合考虑实际航班量等情况。”该负责人表示:“降低公务机地面服务费用不应该是简单的要求降价,而应该立足当地公务航空发展实际,以合理定价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一位基地位于华东地区的公务航空运营企业负责人表示:“‘合理成本’应该是动态的,不仅仅是机场的服务成本,每个企业都应有合理的控制区间,收费的合理性体现在符合市场规律、收费项目明晰、服务品质到位。”

“调节价格是市场所需”,这是多位公务航空运营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的一致意见。他们普遍认为,受供需不平衡、缺乏竞争等不利因素影响,国内部分非枢纽运输机场FBO的收费价格并不合理,而且高收费难以对应相应的服务高质量。

事实上,过去几年,以首都机场为代表的枢纽机场,为提升保障能力、适度降低运营企业成本负担,均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变相让利客户。

首都公务机和上海霍克均尝试了公务机的密集停放,最大限度里提升有限机坪的使用率,减少客户调机。首都公务机还建立了客户评级体系,对优质客户给予提供部分服务设施免费、打折等奖励。

针对价格调节,上述AsBAA董事表示,与公共运输航班相比,公务机使用机坪的周转率并不高,长时间停场会造成枢纽机场机坪资源的浪费。对于枢纽机场,在对非航空性业务收费适度加强监管的同时,航空性的收费未来不妨尝试突破,利用价格杠杆进行有效调节,提高机坪使用效率,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因此,多位专家学者也表示,此次公务机收费标准调整,将会使得国内部分FBO的不合理收费得以有效规范,有利于推动一套依据合理、科学分级的FBO收费价格体系的形成。

一视同仁还是区别对待?

本着营造通用航空发展良好环境的目标,民航局此次规范通用航空机场收费行为,还明确提出“机场不得随意拒绝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民用航空器起降”,同时鼓励“非枢纽运输机场根据通用航空保障需求增加站坪等通用航空保障设施”,并“可按民航相关政策申请投资补助”。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主管部门正在推动公务与通用航空在运输机场得到“更公平的对待”。

我国公务航空地面服务设施建设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是在北京首都机场,首都公务机有限公司拥有51个专用的公务机停机位,为国内最多。但据记者了解,这些机位分布在首都机场多达十余个区域,距离最远的两处机坪摆渡时间超过1个小时,无疑加大了保障难度和成本。

“首都机场每年的公务机保障量连续几年徘徊在9000至10000架次,难以突破主要就是受到资源不足的制约。”首都公务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迫于保障资源有限,公务航空作为运输航空的有效补充,在运输机场有时需要为运输航空让路。对此,金鹿相关负责人认为:立足现阶段的资源供给情况,公务机在枢纽机场得到合理公平的对待,有赖于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将公务机航班与运输航空分开保障,是一种提升资源利用率行之有效的方式。

“在支持民航局倡导运输机场对通用航空一视同仁的同时,更要注意到FBO行业发展的特殊性以及相应的保障在保障流程和标准方面的差异性。”上海霍克相关负责人建议:“未来民航相关政策的制定可以考虑逐步将FBO从运输机场剥离出来,单独制定,从而有利于制定对FBO 发展更有针对性的政策。”

也有业界专家指出,在民航局推进通航法规体系重构的过程中,公务机作为一个产业体系,也需要政府出台细化的配套指导政策及可行的法规、法规引导,确保行业发展健康、有序。

目前,尽管国内机场建设FBO的热情有增无减,但多家FBO运营方负责人认为,FBO并不是简单的一栋楼,而是一套完善的保障服务体系。

“无论是价格,还是服务,需要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约束。”上述机场协会负责人表示,民用机场协会公务航空服务专业委员会已经着手推动FBO行业服务和价格团体标准的建立,供主管部门下一步推出行业标准借鉴参考。

包括公务航空运营企业、机场FBO运营方在内,业界普遍看好FBO行业的发展前景。相信随着飞行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市场必定会朝着规范化发展,相关的物价标准和服务规范也会建立,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当然,这也需要包括机场在内业界各方,正确看待公务航空的发展。正如一位基地位于西南地区的公务航空运营企业负责人所说:“在私人消费属性之外,公务航空为机场及当地经济带来的拉动作用,也要求机场和企业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到收费问题。期待合理收费带来良性发展,为我国公务航空业蓬勃发展,为经济发展带来强劲推力。”

《今日民航IFLY》杂志最新一期“2019ABACE公务机特辑”,以专题报道的形式聚焦FBO发展历史及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推出多篇深度报道稿件,立足中国市场发展实际,并结合国外实践经验,尝试为中国FBO行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提供参考和借鉴。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往期回顾:

【IFLY头条】FBO的前世今生

【IFLY头条】国外FBO发展的经验与趋势

【IFLY头条】中国公务航空FBO的进阶之路

原创不易

各位看官点赞 打赏 全都要!!

版权声明:本文系今日民航IFLY杂志社独家策划稿件,经过允许欢迎转载。

作为专注于公务与通用航空领域的权威杂志,秉承高端、权威、专业的媒体定位,《今日民航IFLY》携全媒体平台,将以最专业的媒体形式,全面、立体地展现亚洲及全球公务与通用航空的最新发展和动态。

影像测量仪系统

三次元影像仪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质量好

影像测量测试仪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