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IBM企业文化谈老沃森郭士纳都是外来人但都挽救了它ibm公司的企业文化
离开全美现金出纳机公司之后,雷明顿军械公司、电动船舶公司等先后向老沃森伸来邀请做经理的友谊之手。然而,老沃森对军火推销并不感兴趣,他觉得自己的长处在于市场销售。之后,他的朋友托德向正在急于为IBM找寻经理的弗兰特推荐了老沃森。
1914年1月底,弗兰特和老沃森见面的时候,两人便发现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点:第一,两人都喜欢汽车、不喝酒、极少抽烟;第二,两人都想像亨利·福特(福特生产的T型车满足了中产阶层的需求,从而开创了美国企业界规模化生产的时代)那样创造一种潮流;第三,两人都非常好斗,都有着强烈的必胜心态,并且迷恋垄断。
那时,老沃森还处于上诉期,他只能以总经理的身份主持计算制表记录公司,1915年3月上诉成功后才担任总裁。1915年4月,他与公司正式签署协议:年薪2.5万美元;1200股公司股票(当时市值3.6万美元);分红以后的5%利润。
1914年5月4日,老沃森前往计算制表记录公司的总部,布罗德大街50号,而弗兰特就在25号办公。由此,两人开始亲密无间的合作。
然而,老沃森日后的经历证明,全美现金出纳机公司和IBM身上的基因大体相同。日后他的管理风格也越来越像帕特森,从而逼出来一个新的老沃森,那就是他的儿子小沃森。
老沃森进入计算制表记录公司后,一个个危机接踵而至。在这些危机的冲击下,美国许多公司都倒闭了,更多的是贸易公司。计算制表记录公司是一家国际性企业,因此,它受到了国内和国际危机的冲击。
这些危机包括以下内容: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计算制表记录公司的欧洲子公司损失惨重,这其中主要是霍尔瑞斯旗下的制表机帝国,英、德、法等国子公司收入锐减。1917年,美国看准机会介入战争,许多青壮年都被抽调,计算制表记录公司不少销售精英和老沃森的亲信也在其中。例如, 27岁的尼克尔(17岁便跟随老沃森,他视老沃森为父亲)。
1918年春,又爆发了西班牙流感,到1920年春流感自行消失,全球17亿人中有10亿人感染流感病毒,导致2500万~4000万人死亡,美国在这次大流感中死亡67.5万人。这次大灾难使美国经济停滞不前,人心惶惶,商业活动受到极大限制。
1920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波及到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工人失业、企业停产。美国工业生产指数下降了23%,失业率达到23.9%。尽管这次金融危机的时间较短,到1921年便慢慢减轻了,但对企业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
1914年,计算制表记录公司拥有1200名员工,总市值300万美元,负债650万美元,账单一般要拖欠6个月。1911—1914年的计算制表记录公司正处于风雨飘摇中,有两位经理因为各种原因提前离职。
1914年,老沃森来到计算制表记录公司后发现,它是一个松散的企业集团,内部几乎没有任何凝聚力。三家企业之间不合作也就罢了,更严重是企业集团内部的职位、形象、薪酬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内斗很严重。
这就是摆在老沃森面前的一切。老沃森面对这个情况,他的当务之急是什么?这时,我们就要记住一句话:任何一个走下坡路的公司,首先要做什么?就是让他们拧成一股绳,所有人都把劲往一处使,而非向一个三头怪物那样,三个头总是争吵而不前进,最终躯体倒下,全部消亡。因此,必须限制这种状况的蔓延,哪怕只是表面上的被限制。
我们一直强调的三大基因确实很重要,但它们都是长期工作,如果你选择以它们作为拯救企业的起点,那么无疑会失败。正如,一个正在流血的人。你立刻要做的就是止血,而不是询问为什么流血,并告诉他什么是为人处世的原则。
为此,他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分出轻重缓急,先让公司停止内斗,重拾起团结和工作激情之心。之后,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稳固。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地培植出IBM的“企业文化基因”。从而,让企业在停止“流血”之后能够获得长足进展。
20世纪初的美国企业界,几乎没有重视过企业文化,而老沃森却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尽管市场环境很恶劣、竞争很残酷,老沃森仍然对员工的工作精神、对客户的服务态度等企业文化基因进行梳理,人们不得不承认,老沃森拥有着超时代的睿智。
正是因为IBM处在危机四伏,风雨飘摇中,强势的老沃森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塑造企业形象和特质。如果IBM正处于强势发展时期,没有这么多的危机,老沃森显然难以改变IBM初期的各种问题。这反而是时代对老沃森的眷顾,利用企业发展的颓势时期,他进行了一场革命。
请订阅本人头条号:梦中飞奔
IBM企业文化谈:杀死一条狗最好的办法就是砍下它的头
IBM企业文化谈:倔强的老沃森人生中第一次背叛有罪
内附IBM企业文化10篇
千里送京娘,赵匡胤巧遇柴荣,世宗谈经商
合作头条号:草低风高
血珍珠之过仁不仁:街头说书人
沙俄欲独吞东北英日出于利益反对,丛林下要么做猎人要么做猎物
合作头条号:坐古谈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