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4000亿湖南医药一哥出大事实控人董事长都栽了永孜堂胃肠灵多少钱
7月6日,
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公告称,董事长、总裁刘正清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短线交易“汉森制药”股票,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
因为实控人刘令安、董事长刘正清相继被立案调查,汉森制药被推上风口浪尖。
董事长、实控人均被立案
7月6日,汉森制药公告披露,公司董事长、总裁刘正清因涉嫌短线交易公司股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涉案细节还未披露。
汉森制药表示,本次立案调查事项系针对刘正清个人的调查,公司经营管理目前不受影响。
近年来,汉森制药步入多事之秋。2021年10月26日晚,湘股汉森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刘令安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021年8月份,湖南证监局及深交所先后对刘令安下发监管函。所涉事项为2017-2019年期间,刘令安以个人账户转账形式,为汉森制药收购的上市公司云南永孜堂制药有限公司账外代垫销售费用。经核查,上述代垫费用事项对公司2017年至2019年的净利润影响数合计为1564万元。湖南证监局决定对汉森制药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大股东给上市公司“输血”
在A股市场上,大股东把上市公司当“提款机”的情况多见,反过来大股东给上市公司“输血”的情况少见。
2013年12月,汉森制药使用超募资金2.82亿元收购永孜堂制药80%股权,该子公司拥有天麻醒脑胶囊、参七心疏胶囊、八味肉桂胶囊、胃肠灵胶囊等独家药物的生产权。
按照公告,经过此次收购,汉森制药将扩充肠胃用药及心脑血管用药产业链,进一步加强在云南地区的销售力度,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整体盈利能力。也因为这次收购,汉森制药产生了1.64亿元的商誉。
但是云南永孜堂并没有给汉森制药的营收带来很大助益,在刘令安代垫销售费用的2017年到2019年,云南永孜堂的净利润分别为1900万、2521万元、1824万元。而自2019年-2021年,汉森制药分别计提商誉减值4600万元、2615万元、3963万元。
假如没有大股东刘令安“输血”代垫的销售费用,永孜堂这三年的净利润还要减少1564万元,势必要计提更多商誉减值准备,甚至商誉暴雷影响股价。
刘令安为什么要这么做?业内分析大多倾向于这是一种“以小博大”,刘令安用些许个人损失“粉饰”永孜堂业绩,最终能够避免汉森商誉暴雷、稳住汉森股价。
中医药大佬刘令安
提起“汉森”,很多人第一反应便是那句经典的广告语——汉森四磨汤,肠胃好健康!
这里的“汉森四磨汤”,便是汉森制药的明星产品,它是肠胃类中成药的领导品牌之一。连续4年荣登“健康中国·品牌榜”。这些成就的背后,不得不提的汉森制药的创始人一刘令安。
他是将“千年古方”汉森四磨汤带出益阳推向全国的领路人;是湖南省工商联副主席,湖南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湖南省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实际控制79家企业、关联4个集团,资本版图涉及医药、房地产、银行金融等多个领域。
2019年10月,刘令安登上胡润百富榜,名列第1245位。2020年,刘令安以25亿身家再次登上榜单。
坚信好赛道
说到问题,再说说投资。
2017年是医改大年,19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全面取消以药养医
。
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手段上主要是从药品,药品流通、医院三个方面上做文章:
针对药品及药品流通的问题,采取了先建立全国医保,切断医生和药商之间的利益链条,然后实施全国性带量采购,统一向药企杀价。因此,利润大幅下滑的药企不得不向创新药转型。
医药研发外包和服务型企业CRO、CMO企业相继崛起,像
泰格医药、昭衍新药
等都是近几年来的大牛股。
我国药品贵,除了以药养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间商”太多,因此国内从“多票制”开始实行“两票制”,挤压中间商的利润空间。
未来还将加快实施“医药分离”,将更多的处方药下放到普通药店,因此大家这些年可以看到,
我们去医院以外的药店的消费频次越来越高,而因为医药的安全性问题,国家一定会对处方药的渠道进行严格管控,因此我国的连锁大药房会越来越集中。
从国外的经验上看,有些行业的集中度很难提升,但连锁大药店的集中度提升相对容易得多,未来我国连锁大药房不仅仅会承接处方药下放的红利,还会因为渠道管控加快挤压普通药房的空间。像
老百姓、益丰药房
等,一定的医疗改革时代的宠儿。
最后是针对医院方面,一方面鼓励民营医院,另一方面国内开始探索“分级诊断”,不同级别的医院适应于不同级别的病情,以避免巨大的资源浪费。
同时,将检验、病理、影像等需要大量人力和设备投入的服务外包,让医生专注于治病,收入回归到赚取医疗费。
因此,
金域医学、迪安诊断
等第三方诊断机构开始了跑马圈地,去抢占分级诊断的红利。
反观日本,医疗改革这种巨大的社会难题都是花几十年时间才能完成了,因此,其实很多行业的跑道非常宽,非常长,现在去投资它们,还为时不晚!